摘要:差异化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极为注重学生个体间的区别和特性。基于此,本文就将重点对差异教学进行分析,从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和课堂训练分层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九年级数学;学生差异;有效训练
引言: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人也是如此。学生通常受到先天素质和后天所处环境的差异,导致其心理与生理上都有所不同,个性能力与兴趣的不平衡,也使其最终学习效果产生差异。对此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差异,进行分层实现因材施教,以此建立起高效的数学课堂。特别在九年级阶段,学生受到中考压力的影响,在复习过程中往往都会非常紧张,因此教师只有充分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教学,才可以提升其能力,发挥其潜能。
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学生分层
在九年级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差异与学习效率提升的要求,再结合教材特点与学生学习程度提升的可能性,充分融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最终依照课程标准达到基本、中层和高层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将所有学生根据上、中、下以3:5:2的比例分为A、B、C三层。其中A是指那些数学成绩拔尖的学生,即能够充分掌握所有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并独立完成练习题等,同时可以帮助其他两个层次的学生进行难点解答。B就是数学成绩中等的学生,即可以掌握初中阶段基本的数学知识,独立完成练习题,并在教师启发下继续推进。C就是学生存在困难的学生,即可以在教师与上层学生的帮助下明确数学基础知识,完成简单的练习题。
二、根据学生分层进行教学目标分层
分层次进行备课是进行差异化教学的关键。在学生分层的前提下,依照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以及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数学水平,给其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A层学生则要在B层的基础上,强化创新意识,具备优良的数学素质;B层学生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同时可以灵活运用知识内容解决数学问题;C层的学生往往要充分掌握课本的基础性知识以及基本方法[1]。
例如在“平行线的性质”一节内容中,其教学目标就可以分为三个主要层次:A层的学生要明确其性质的推理过程,要具备从特殊到一般的发现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逆向思维,并能够灵活运用。B层的学生则要能够理解和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同时熟练应用。C层的学生则要可以说出平行线的性质,并通过该性质进行简单计算。每个层次教学目标不同,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要依照各个层次的目标,设计好具体的教学内容、课堂问题、技能训练,同时注重基本的梯度与层次。
三、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过程分层
为了使所有新阩都能够参与到复习过程中,教师就应该要注意让A层学生在教学当中进行思考探索,领悟基础知识和方法,同时归纳总结出相应的规律和结论,再引导其进行问题变更,从而实现变式探求。可以让B层学生多回答那些难度适中的问题,并在其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适当引导。让C层学生多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从而激发其积极性和学习成就感。
四、重点进行课堂训练分层
差异化教学训练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课堂分层练习,它能够加强各层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及时进行矫正和反馈,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而将所学知识转化成为技能,同时还能够对其实施补偿评价和发展训练,最终实现逐层落实目标的目的[2]。学生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教师不要指明哪些学生做什么题组,而是当其做出超过自身能力范围的题目时及时进行点拨,甚至可以允许大家相互之间进行难题讨论。例如在“反比例函数性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作图,然后再布置具体任务要求画出
的图像,最后根据图形总结反比例函数的特征。在这之中可以让C层的学生搜集函数图像,并试着去画,让B层的学生进行画图,并对其进行观察,找出共同点和区别,A层学生则负责总结反比例函数的基本特征。最后教师根据大家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各层次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六、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数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以此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不但要尊重差异,还要促进整体发展,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提升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雄莉. "分层训练"在数学课堂中的尝试[J]. 读写算, 2018, 000(026):62-63.
[2] 杨秋季. 初中数学课堂差异教学[J]. 数学大世界(小学五六年级版), 2019, 000(0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