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校的管理中,行政管理人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着高校的管理和发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和管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等方面,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责任重大,要深入思考努力实践。我们通过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与方法的研究,有助于持续推动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发展,帮助其结合实际,选择恰当的能力提升路径和方法,切实提高行政工作效率。
关键词:高校管理;职业能力提升;路径方法
引言
高校的教学模式与初中、高中的教学模式差异很大,大学生需要高校管理人员的指导与监督来帮助他们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新挑战,而高校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水平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学习效果、眼界及社会的适应能力等,因此高校亟需组建并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高校管理人员队伍,来满足学生、学校及社会的发展需求。
一、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一)行政管理业务素质能力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在教学、行政、后勤等工作的开展中有重要的衔接作用,行政管理工作涵盖着高校建设的方方面面,行政人员需要协调好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多个服务对象的关系,因而具备专业的行政管理业务能力非常关键。并且伴随着信息化办公环境的改善,对于行政管理人员就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具备业务处理能力、管理能力还需要掌握信息化办公的能力。在处理繁杂单调的行政管理工作中,行政管理人员要积极的需求创新办法,提升工作的效率,保证工作的质量。行政管理业务素质能力处在不断提升、不断学习的状态,行政管理人员必须要有不断学习工作方法、总结工作经验,在行政工作岗位上发挥最大的效能。
(二)行政管理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力,在行政管理服务对象的关系处理上要重视协调和统筹,保证各方利益实现的最大化。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要具有责任感,对于行政工作保持激情,以主人翁的意识去为学校的发展付出自己的努力。行政管理人员应具备职业归属感,热爱自己的工作,能够从工作中尋求职业发展的空间,以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业务能力自如的应对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挑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要形成主动服务的意识,始终走在问题的前面,尽职尽责,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为高校的建设贡献能力。
二、当前管理人员队伍职业能力提升的瓶颈
(一)对管理人员的认可度普遍不高队伍不专业
普遍而言,不少高校对管理人员的工作重要性存在认知偏差,没有意识到其工作的高效开展对学生、学校、企业、乃至社会的重大影响,仅把他们当作大学生生活与学习的高级保姆,不愿在管理人员的招聘及职业能力培养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很多高校的管理人员都来自刚毕业的大学生,社会经验不丰富且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与学生管理时缺乏阅历支撑导致视野比较狭隘缺乏公信力,出现工作不积极人员流动大的现象影响整体教学效果。而且虽然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这一中央文件出台以后,各地方教育部门也出台了相关文件来推进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但是很多高校缺乏长远眼光与全局谋划能力,没有领会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没有建立系统性、可落实的长效发展机制,忽视对管理人员系统构建能力的相关培训,导致其工作成效不明显缺乏工作热情及社会舆论不高等一系列负面影响,阻碍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提升及长远发展。
(二)管理人员职业发展目标不明确,缺乏自我提升的主动性
事物的发展往往需要外因与内因共同作用,这对于管理人员职业能力发展亦不例外,需要管理人员明确对职业的认同感来调动提升自我的主动性意识,制定清晰的职业发展目标,进而引发不断提升自我职业能力的行为。
管理人员在高校中既是教师也是干部,其职业发展路径可以是管理岗位方向的晋升,也可向评聘助教、讲师甚至副教授、教授方面发展,实现"双线晋升"。不少院校也尝试通过职称评聘等相关政策来提高管理人员的福利待遇,提升其对管理人员职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但普遍缺乏科学合理可依的管理人员工作体系,导致管理人员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性质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出现管理人员整日盲目疲于教学基础管理工作,到年终总结时发现工作内容及方式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没有清晰的职业发展目标与工作成就感,影响其提升自我职业能力的内动力形成。
三、高校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和方法
(一)组织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培训,更新行政管理人员业务知识体系
民办高校要为行政管理人员创设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针对民办高校建设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业务能力拓展培训。通过专业业务能力教学引导,让行政管理人员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通过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内容的培训,奠定扎实的行政管理工作专业基础,从而形成科学的行政管理知识体系,在管理工作中形成科学的思考和方法。不仅如此,民办高校要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办公能力的培训,通过培训让行政管理人员能够熟练的操作学校的管理系统,提升办公的整体效率。在业务实践能力上注重高校间的交流学习,鼓励行政人员自主学习交流,为行政人员业务能力拓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明确民办高校行政人员晋升机制,提升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归属感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之所以缺乏职业归属感,缺乏服务意识,主要原因在于其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民办高校应该明确行政人员的职业晋升机制,对于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职业发展规划的引导。提升行政管理人员对于民办高校的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在岗位工作上形成主人翁意识,秉承着服务理念,将自我职业发展和民办高校的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高校在晋升制度上应为行政管理人员创设环境,鼓励行政管理人员参与教学管理、教务管理等工作,通过行政管理工作的多方参与坚定职业发展的信念,在岗位上更好的实现职业价值。
(三)完善民办高校绩效考核体系,鼓励行政管理人员科研参与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行政管理工作和科研创新工作应该兼顾,民办高校应该鼓励行政管理人员参与科研,通过科研成果创新对行政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民办高校应将科研成果纳入到绩效考核体系当中,对于科研表现较为突出的行政人员进行奖励,在民办高校范围内营造较为浓厚的科研创新氛围,通过科研创新和总结,为行政管理工作提出更多创新思路,从而推动民办高校建设的不断迈进,提升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平。
总之,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提升对于高校建设有重要意义,不仅仅需要行政人员自己努力学习和探索,更需要民办高校提供更多的机会,创设良好的环境。通过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为民办高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的提升带来更多的动力支撑,以教学和行政工作的共同发展,为民办高校的长远发展探索更有利的发展路径。
(四)构建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机制
机制地创新是高校管理创新目标实现的保证。良好的机制不仅能充分的发掘管理人员的潜能,有效地调动人员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提高行政人员主动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主动性。随着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更好地激发高校活力的要求日益迫切。因此,构建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机制,对提升高校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罗漫.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素养和能力提升[J].人才资源开发,2020(05):47-49.
[2]余先艳.高校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和方法[J].智库时代,2019(32):47-48.
[3]闫岩,王伟宾.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管理体系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9(07):14-15.
[4]傅建国.大学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02):85-86.
作者简介:
卢志增,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1998.07)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高杰,四川棉阳(1999.03.05)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牛树磊,安徽阜阳(1999.10)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