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大量涌进城市,在繁荣城乡经济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与生活的改变,他们的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德育是留守儿童不可缺少的,因此,我们分析留守儿童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便更好做好留守儿童的德育。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德育
当今时代,青少年成长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其身心发展特点也随之改变了许多。这给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教育需要改革,需要发展, 时代要求中小学德育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改革发展。儿童时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性格养成、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缺少父母关爱和呵护的留守儿童,极易在心理、生理、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产生很多偏差性的问题。笔者从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角度,认为应当认真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德育工作中所面临的新问题, 探讨相应的对策。 全面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一、中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现状
1.中小学留守儿童德育工作的现状。 目前,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外出打工的农民日益增多,他们把家里的孩子留给老人,亲友,农村留守孩子队伍不断扩大,在德育上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面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一些教育学者认为: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有可能使他们成为“垮掉的一代”, 各种问题儿童走向社会,成为“打工二代”,或将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 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起着关键的作用,隔代、寄养监管人无法取代孩子父母。 虽然外出打工是养家活口之必须,但决不能为了口袋,忽视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否则迟早会酿成苦果。 农村留守孩子德育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
2.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品行现状。
2.1留守儿童的基本权利得不到完全保障。从我校留守儿 童的实际情况来看,留守儿童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父母一方外出务工,形成所谓“单亲孩子”;一类是隔代监护和委托监护型,就是父母双方外出务工,孩子托付给祖父母、外祖父母、甚至其他亲属、邻里代管;三类是自我监护型,是父母双方外出务工,孩子自己生活,形同“孤儿”。这就使他们在学习、生活、心理的一些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
2.2学习成绩滑坡。 从我校多数教师的反馈来看,留守儿童有的严重厌学,根本无心读书,屡屡逃学;有的学习习惯不良,漠视学校纪律,学业成绩不好的不在少数,而且学习成绩滑坡严重。
2.3留守儿童的品行大多不良。 由于家庭不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发展出现了很大的扭曲和变形。 一些 “留守儿童”就染上了说谎、喜欢暴力、小偷小摸、喝酒、抽烟、好吃懒做等恶习。
2.4心理关怀缺失,情感发育不良。 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期外出, 缺少关爱, 这种感情的欠缺影响了孩子对社会的认识,容易形成扭曲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极易出现性格暴躁、逆反的心理,自卑、自我封闭,长期这样下去,使他们很容易走上歧途,从而给家庭、社会带来极大的伤害。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家庭道德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根本
1.唤回父母的教育责任。 每一个孩子刚生下来时都是自然的原创,他们需要在不同的家庭,接受不同的教育,才能使他们的人生保持原有的原创性。
可见儿童对父母具有天生的依赖性,家庭亲情有助于儿童的成长,父母的关爱是其他任何人无法替代的。因此,父母应当把对子女的监护责任放在首要位置,如果条件允许应当把子女带在身边,而没有携带子女条件的父母应当尽量常回家看看。
2.寻找妥当的监护人。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综合素质高的家庭监护人能对留守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模范和榜样作用,使留守儿童的道德建设朝良性方向发展。 因此, 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应具备一定的道德和文化素质,能够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言传身教, 并能及时地发现孩子的不良思想和行为,给予正面地教育与引导,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所以,父母应该将孩子交给文化水平较高、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较好的亲戚或家人监管, 以此弥补家庭榜样教育的不足。
3.重视日常的教育沟通方式。 父母虽然与孩子相隔两地, 但经常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是非常必要的。 家庭教育的权威性决定了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效果更佳,因此,家长在与子女的联系过程中不能只谈生活,仅仅关注孩子的物质满足情况, 应该全面了解其心理、身体、学习等方面的综合情况,并时时关注孩子的情感反映,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正确的疏导,让孩子确实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尽可能地减少孩子离开父母的孤独感和无助感。此外,父母应当在可能的情况下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渗透,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学校道德教育是中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中坚
1.树立智育与德育并举的教育理念。 学校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树立智育与德育并重的教育理念,摒弃应试教育所持守的重成绩而轻道德的传统观念, 将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道德标准渗透到日常教学过程当中, 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教育状态, 以此弥补家庭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不足。同时,学校还应对留守儿童进行科学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正确引导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重视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 教育要体现人的生命价值,
儿童的情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学校教育的内在本质要求。离开父母的孩子需要亲情的代偿,需要通过心理教育手段来补偿儿童的某些基本心理需要的缺失。因此, 在日常生活中学校老师要和学生建立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时刻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动态, 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及时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和情感疏导, 帮助学生排解情感上的困难和疑惑,保证其健康成长。
3.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法。 一方面,农村中小学教师和班主任应对留守儿童给予特殊的关爱和照顾, 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并使他们真正感受到班集体温暖。 另一方面,必须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盲点和不足,并给予学生帮助和支持。 除此之外,学校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备专业的心理老师,特别是针对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总之,留守儿童是特定时代下的产物,而且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长期存在并不断壮大。 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也不仅仅是家长和学校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全社会所有人都应伸出双手,扶好留守儿童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使留守儿童不仅成为学习队伍中的好榜样,也是德育活动的排头兵。
参考文献:
[1]王娟.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探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3(1):47-48.
[2]马多秀.心灵关怀: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的诉求[J].中国教育学刊,2011:76-79.
[3]杨娟丽.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