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了解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现状,其次调查与分析目前初中地理教学中有关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现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培养初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区域认知素养 现状调查 培养策略
一、研究背景
2015年在中国地理学术年会上明确提出了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要素。区域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的核心,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更是初中地理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区域认知是学生分析自然规律、自然现象、以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思想和方法,是培养学生其它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落脚点。作为教学指挥棒的长沙中考对区域地理的考察比例以及对地理区域认知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通过对目前初中地理教学中有关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能够为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二、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8 年 11 月,对长沙市雅境中学八年级发放调查问卷550 份,问卷回收540 份,有效问卷500 份,回收率 93.3%,回收有效率达98.2%;根据各班地理考试情况,按照上中下的划分,抽取1701,1703,1706,1709,1712班的问卷,其他班级抽取10-20份,最后形成300份问卷做分析。
1.学习基础
(1)学习兴趣
对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调查结果显示(图1):总体上喜欢地理的学生人数占全部调查人数的 76.9%,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对地理是很感兴趣的;有 20.7%的学生对地理科目态度一般,没有太多兴趣但也不至于厌学,但有2.4%左右的学生对地理明确不喜欢。针对此调查结果,又对部分学生采取观察法和谈话法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发现跟不上上课节奏、感觉地理知识抽象难以理解及不喜欢地理教师的授课风格是导致他们学习地理兴趣低落的主要原因。
(2)学习地理的目的
从问卷获得的统计结果来看:22.5%的学生选择了提高地理素养,45.8%的学生选择了了解地理环境,10.2%的学生选择以后想学地理专业,这三部分的选择比例达79.5%,说明大多数学生对于学习地理的目的有明确的认识,这会形成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区域认知素养的内在动力。从统计结果来看,仍有 21.5%的同学认为学习地理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教育者也应该积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争取的学习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学生了解区域的习惯
对于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32.6%的学生会自己积极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通过这个过程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有 22.6%的同学会采取直接“问老师”“和同学探讨”的方式;但是有高达32.6%的学生什么也不做就等着老师讲解,这些学生在学习中都较为被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有待提高。
通过对学生了解区域的方式的问卷调查(本题为多选题):课堂上,学生了解一个区域的方式主要通过“多媒体展示,听老师分析”在此次问卷中这部分学生高达 85%,而小组合作探究相对来说较少,仅占样本总数的 20%。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把握区域特征和分析区域发展要素的方式需要加强。课外,分别有 40%的学生是通过常规的“看地图”的方式感知区域地理特征,而“旅游”感知占 40%,“地理野外实践”只占 10%,这些亲身体验形式相对少一些。
2.地理教师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和引导作用无疑会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及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的作用。在对这个问题的调查中,绝大部分学生高达86%认为老师“总是”很有意识培养他们的读图习惯,通过读图进行区域定位,也通过读图、分析图进行区域特征和区域发展要素分析,从而可以帮助学生能从不同空间尺度认识和把握区域。没有学生认为老师不重视读图训练,说明学生认可地理老师对读图习惯的引导。
3.区域认知内容分析
通过上图(本题为多选题),可以看出,对于学生来说,区域差异及区域发展因素分析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难点,认为区域发展因素分析是他们认知区域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因素的学生最多高达80.3%,不会分析的主要原因是还没建立分析区域特征的总体思路。
三、教学策略
结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论文提出以下教学策略:
1.落实新课改理念,注重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的培养
落实新课改理念,注重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的培养仍然是今后教学重要方向。教师要进一步改变学生以往死记硬背的地理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科学习习惯(如读图习惯、分析习惯、描述表达习惯),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提升区域认知素养(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地理现象,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都依赖于新课改理念(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教师要引起足够重视。
2.增强学生区域认知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问卷展示的结果绝大部分学生是喜欢地理课的。随着课程内容的深入,学生有了一定的畏难情绪,学习积极性有了较大的退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问题积极的调控,探寻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
3. 充分利用地图,训练学生的空间定位和表达能力
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灵活运用地图的方法,使学生能够从各类地图中分析解读相关信息,提高读图析图能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也应注重多用图、多析图,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对板图板画的运用有利于学生良好空间概念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形成深刻的视觉记忆,更好构建心理地图。
4.增加野外实践机会
问卷调查结果和实际情况显示,目前学生对区域的直观感知较为欠缺。基于此种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学校应统筹好各方面,做好教育合力,增加研学、实践、旅学等地理课程课时,增加学生的野外实践的机会。
总之落实新课改理念,注重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的培养,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仍然是今后教学重要方向,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增强课外教学的指导能力。
参考文献:
[1]蔡运龙.当代地理学的核心概念[J].地理教学,2016(3):48-49.
[2]袁孝亭.区域认知及其培养重点解[J].地理教育,2017(1):55-56.
注:本文系长沙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区域地理教学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