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创新研究张明咪 李宗霖 彭议政

发表时间:2020/7/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期   作者:张明咪 李宗霖 彭议政
[导读] 目前,我国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在心理学领域中积极心理学的地位正逐年上
        摘要:目前,我国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在心理学领域中积极心理学的地位正逐年上升,在各行业间应用广泛。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背景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年人群中高校思想政治话语权在国家认同和意识形态传播方面的作用。因此,借助积极心理学理论,阐述其可能给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带来新的理论借鉴,以力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凸显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力、说服力和感召力,从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引言
        话语是语言符号和价值观念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关键要素,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重要链接,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的历史方位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现实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既是破解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难题,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的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以认同为价值旨归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和传播力,需要在创新话语理念、丰富话语内容、调整话语方式和强化话语主体能力4个着力点上开展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从而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1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重要意义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创新的发展要求。是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使其更加理论化、系统化时代化,更好地为提高学生理论水平,促进知行合一的现实需要。在新时代下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对于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争夺话语权有着重要作用。1)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思想政治教育进入新时代更加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这样才能使话语体系有生命力、有科学性。现实中,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文化的传播以及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便捷,各种网络负面影响也层出不穷。面对这种严峻局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牢牢把握话语权,对于维护长期稳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2)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性不断完善与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性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自成立以来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对党和国家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在发展中仍然存在着问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结构。
        2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创新
        2.1教学对话模式由“主体中心化”向“主体间性”转型
        与传统意义上的“主体中心”的思维形式不同,“主体间性”的思维强调的是主体之间的自觉认知和主动交流。在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整体过程当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主体间性往往更多的表现在话语的交流与互动当中。一方面,教育的主体和受体实现平等、开放、自由、积极的对话机制,可以被视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内的表层结构,即二元主体。另一方面,就是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育的主体和受体之间的界限被最大程度地模糊,并合并成一个主体,即一元主体。从积极心理学角度上看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的“主体化”效应已经呈现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那么作为思想政治教师这一正统的教学主体,教育者自然要积极适应这一转变趋势。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自身的主导地位,在挖掘大学生积极心理情绪的基础上,思考如何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激励和引导,成功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使之成才。构建以“主体间性”为导引的新型师生对话教学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不再依赖于单一渠道知识垄断的独白霸权。制约对话权和保护话语权的整体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话语民主”的含义,即以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人格为基础,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增强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性。


        2.2蕴底气—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软硬件”
        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话语教育出现困境,其根源主要在于大学生已经在新媒体时代的“彼岸世界”,而教育者还停留在传统的“此岸”。一方面,高校要响应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融媒体建设。通过“纸、网、移、微、博、视”等融合发展,在硬件方面打破原有的传统校园网宣传的格局,创新跨界思维,积极同政府、新闻传媒企业等形成媒体融合,共同开发能够融铸综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软件系统和硬件设施。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善于运用新媒体的手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言说,积极借鉴新媒体可以拓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合理利用互联网法律和制度去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思政大环境。
        2.3丰富话语形式
        解疑释惑,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功,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形式解疑释惑必将事半功倍。“互联网+”时代,理论也要“高颜值”,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丰富话语形式,积极适应网络时代话语表达要求,积极吸收时尚元素,与青年平等对话,将富含人文关怀的教育内容“转码”成大学生喜爱的网络形式,用鲜活的“网言网语”讲生动的道理,填平网络阵地的“话语代沟”,有效回答学生关心的深层思想问题和实践问题。面对被称为网络“原住民”一代的教育对象,必须要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深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互联网融合,打破传统的单向、线性传递模式,结合学生的“审美”需求,加强对话和交流,说青年的话、说现代的话、说时髦的话,讲昂扬明快的“中国话”和具体丰富的“家常话”,让基本原理变成身边的道理,让根本方法变成管用的办法,用契合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的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话语形式在互动中实现“因势利导”,真正做到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为学生“排理论之忧”“解思想之难”,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
        2.4培养“意见领袖”,增强话语的情感认同
        网络传播的信息虽是海量级的,传播时效也以秒计算,但高校思政教育要善于总结信息传播的客观规律,理性驾驭而非简单封锁信息的传播。基于当前信息传播的现状与影响的角度而言,培养和引导“意见领袖”不失为一个提升话语权的有效途径。高校既要培养自己的“意见领袖”,掌握话语主导权,也要引导既有的“意见领袖”,提高其话语影响力。高校可以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及时引导当事人和潜在影响者,减少肤浅、晦涩的说理以及简单、一味的鼓吹,以突出的舆论驾驭能力增加高校思政教育的话语权。
        结语
        在多元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又要结合本国实际。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具有至高无上且不可替代的指导地位。所以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就必须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性,积极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渗透性和指导性,拓展多种途径与方法,立足中国,把握当下,勇面未来,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要综合利用多种传播媒介和平台传递积极社会能量,引导人们自觉进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契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张明咪,男,江西上饶(1996年04月13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李宗霖,男,广西南宁(1997年9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彭议政,男,湖南长沙(1999年12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