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7/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期   作者: 李明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对我国教育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对我国教育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也愈加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此形势下,要想更好地满足当下时代的要求,就必须及时更新课堂教学的观念,完善和优化课堂教学的模式,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基于此,以下主要就小学低段音乐教学的策略作出阐述,希望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节奏教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节奏就是音乐的骨架,要想更好的感知音乐,那么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节奏感。节奏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音乐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当深刻地认识到节奏教学的重要性,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落实到位,在传授音乐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节奏感,为学生今后的音乐学习和成长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联系实际生活,在生活中感知节奏
        音乐是一门能够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听觉艺术,对此,听觉对于音乐节奏的感知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小学低段音乐节奏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耳朵来感知丰富多样的节奏。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容易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如果教师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那么最终的教学效果必定是不理想的。在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各种各样的节奏,如下雨声、汽车鸣叫声等,只要找出生活化元素与节奏教学之间的契合点,就可以将节奏教学与实际生活有机联系起来,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节奏教学中,从而更好地掌握音乐节奏的变化规律[1]。例如:在教学《寻找生活中的声音》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试着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同学们,你们从家里到学校的这个时间段,有听到什么有趣的声音吗?”对于这一问题,学生十分积极,纷纷回忆家里到学校的这个时间节点所听到的声音。片刻后,有的学生回答:“今天是闹钟叫我起床的,它的声音好大呀!”还有的学生说:“我在路上听到鸟儿在叽叽喳喳,仿佛在唱歌……”还有的学生说:“路上汽车鸣笛声好大!”当该环节结束后,教师再给学生播放课前准备好的音频,让学生试着辨认这些生活中的声音。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深化对各种声音的认识。随后,再让学生试着模仿这些声音,引导学生感知这些声音的节奏,在轻松、和谐的生活化氛围下,学生表现出极强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于节奏形成了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知,这样的节奏教学无疑是高效的。
        二、结合打击乐器,在实践中强化节奏
        打击乐器相对常见,主要形式是敲击,所发出来的声音是十分响亮、清脆的,具有极其鲜明的特点,可以发现的是,小学低段的学生对于打击乐器都具有较强的兴趣。对此,在实际的节奏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的结合打击乐器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加直观感受到打击乐器的节奏特点,并且有实践操作的机会,从而更加切实的体会到音乐作品的节奏,这对于学生节奏感的形成是非常有利的。

例如:在教学《我和星星打电话》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打击乐器进行教学。首先,借助对应的打击乐器,如小鼓等,为学生呈现该作品,以此给学生带来别样的听觉体验。随后,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让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物品可以代替这些打击乐器[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他们脑洞大开,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想法。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在一个空瓶子上装上砂石,这样‘沙锤’就做好了!还有的学生认为:准备一些金属小调羹,将这些调羹串联起来,这样‘铃铛’就做好了!也有的学生认为:将石子放入空盒子中,这样‘小鼓’就做好了!在奇思妙想下,各种“打击乐器”就此诞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节奏感得到了一定的强化。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用这些“打击乐器”演奏出别样风味的《我和星星打电话》,在欢声笑语中,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也获得了更深的感悟,不但强化了学生的节奏感,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一举多得。
        三、巧用柯尔文手势,在游戏中升华节奏
        柯达伊教学法在音乐教育领域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对于音乐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柯尔文手势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大教学工作者的应用。对此,在小学音乐节奏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将柯尔文手势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起来,将原本单一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趣味,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切实的提升节奏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教学《理发师》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首先,邀请一名学生扮演顾客,自己则扮演理发师,模仿理发师的各种动作,如洗头发、吹头发等,课堂氛围一下变得活跃起来。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当看到教师的表演后,纷纷不由自主的模仿起来[3]。在这个过程中,有部分学生模仿得惟妙惟肖,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学生也会从他们身上汲取到经验。需要说明的是,当学生在表演时,教师通过柯尔文手势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更好的感受节奏的变化,以此锻炼学生的节奏感,让学生的肢体跟着音乐的节奏舞动起来,并在无形之中进入到音乐作品的感受和节奏的把握中,使学生形成一种独特的听觉,即内心听觉。这样一来,即使没有相应的伴奏,学生也能够通过手势把握音乐的节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低段音乐节奏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联系现实生活、结合打击乐器以及巧用柯尔文手势三个方面着手,切实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节奏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感悟音乐的内涵。需要说明的是,学生节奏感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教师应当遵循以学生为主的宗旨,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节奏教学当中,在传授音乐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提升,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雯雯[1]. 初探小学音乐课堂上的节奏教学[J]. 教育界:基础教育, 2019, 000(002):P.84-85.
[2]管丹丹. 低年级音乐课中节奏教学的实践策略[J].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7, 000(001):307.
[3]谢婉霞. 小学低年级音乐节奏教学的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6, 000(029):P.238-2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