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个性化是区别个体的重要特征,也是学生创造能力的源泉。传统教育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体育课程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的深入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学生个性在之后发展当中的作用,在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当中开始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策略;性格个性;培养研究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个性化发展最为明显的时期,这种个性与学生的认知观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就要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国家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在体育教学当中想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的个性来制定多元化的发展路线,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一、初中体育学科在学生个性培养方面的意义
(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学生在体育学习当中的个性恰恰就是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某种偏好,伴随着学生对某种体育锻炼的兴趣。初中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存在多元化,也可以称之为差异化。比如:有些学生喜欢集体性质的篮球,有些学生喜欢独自的跑步,也有的学生喜欢节奏稍微缓慢的太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可以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这就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对整体体育教学是很有帮助的。
(2)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完成。
体育教学的目标就是向社会培养更多身心健康的人才,教师想要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就必须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在体育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创设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轻松愉快的进行体育锻炼,掌握各种体育技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一方面体现了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代表了学生的认知,注重个性化培养,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体育教学,可以降低学生的体育锻炼难度,能够高效的完成体育教学目标。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体育教学当中学生个性化特征,反应在方方面面;既包括各种体育技能的学习,也包括学生的性格特征养成。体育对学生的作用不仅表现在身体健康方面,也包含学生的心理发展方面,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在教学当中只有重视学生的作用,顺应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才能更加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初中体育与健康对学生个性化培养的策略探究
(1)转变教学观念,形成个性化教学措施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当中一般都是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即相同的讲课内容、相同的锻炼方式、相同的教学目标,如果学生不能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那就是学生本人的问题。很多体育教师认为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不利于开展统一化的教学,因而会选择忽略学生的这种个性。这种教学方式是不正确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这种教学理念。例如:在足球教学的时候,教师只需要向学生讲解基本的传球、带球和射门技巧即可,至于如何能够传球更快、带球更稳、射门更精准则需要学生根据自己进行摸索,教师只需要从旁指点即可,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这样学生在学习足球的时候就不仅善于去思考技巧,通过主动思考和锻炼就能够形成自身的认知,使其个性化培养能够初见端倪。
(2)注重个体化培养,坚持因人而异方针
初中生的个体差异是十分明显的,正如上面所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爱好,学生在面对自己喜欢的项目时学习效率会得到明显的提升。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上教师必须要因人而异,只要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可以放松对学习形式的要求。例如:针对性格外向的学生,可以安排一些集体性活动,让外向型学生在体育锻炼当中获得更好的情绪体验。这种活动带有一定的刺激性、互动性,这样就能够满足这类学生的交往型体育锻炼。针对内向型学生,可以安排一些个体性训练,如跑步等,让学生在个自训练当中感受自己体育能力的提升,获得较好的成长体验。虽然看起来比较枯燥,但是也能够满足这类学生的体能需求和心理韧性,可以达到教育的目标。
(3)形成有效的评价机制,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特征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总体认知,积极的评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传统的体育教学当中,很多体育教师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具有明显的态度转变,这种态度传递给学生的信息,就会让学生视为教师对他的否定,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因此教师需要改变这种看法,应该选择用一种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做更加耐心的指导,同时用语言进行鼓励,让学生对自己的这种学习方式更加自信。
结语
总之,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是当前时代对学生以后发展的一种需求,具有个性化的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当中会具有更多的创造力。在体育教学当中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可以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信心,可以提升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能够达成体育教学的目标。教师因人而异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是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理念。
参考文献:
[1]姜善堂,薛玉芝.关于初中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化培养策略的研究[J].学周刊,2013(25):177.
[2]张春雨.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对学生个性化培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