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童年,是每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人性格、生活态度养成的重要时期。一个拥有丰富多彩、快乐童年的人,往往能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能够拥有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若是拥有苦闷、压抑的童年,则会形成忧郁、沉闷甚至冰冷无情的性格。而小学是孩子最重要的童年时期,基于此,我们要积极探索新时代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孩子的童年都能绽放出幸福之花。
关键词:小学;童年;快乐;策略
孩子的童年基本都是在小学度过,而我们怎样给孩子打造一个快乐童年,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多数认为,实施快乐教育是给学生营造欢乐童年的重要手段。所谓快乐教育,就是使孩子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这也是教育教学的最理想境界。我们要积极探索,为给孩子一个欢乐的童年而努力。
一、“轻负高质”,让课堂教学真正回归本真
如今,看着一个个小小的身板拖着大大的书包,戴着厚厚的近视眼镜,真的想问一句“这个时代,你怎么了”。在一张张应享受幸福童年的脸上却没有看到童年该有的本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立刻行动起来,解救孩子们,还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学校,要始终把课堂教学作为科研重点,把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作为转变的主攻方向,真正给孩子们“减负”。课前,要让教师们认真备课。学校要积极组织与培训教师,给他们多“充电”;课中,要让师生进行互动,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及时掌握课堂教学成效,积极掌握反馈信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案与手段[1]。课中教师还应给学生留一些时间来完成一两道精选作业,促进师生互动;课后,教师要积极反馈,及时批改学生作业,第一时间获得学生掌握情况,对于学生的典型错误进行纠正。平时学校要多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定期进行培训,积极研究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真正实现“轻负高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该尽量缓和课堂气氛,让孩子们有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心情……让学生轻松学习,快乐成长。
二、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让儿童做回儿童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培育人就如培育花木一样,我们应首选了解它的特点,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肥、浇水以及培养等,这就是因此施教[2]。对于小学教师,就要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要注意因材施教,正视与尊重学生的差异与个性,全面考虑到学生的不同需求,对于课后作业也实行分层布置,让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作业。比如在英语作业的布置中,经过教学对话后,把作业设计成三种类型:1.模仿录音,进行情景朗读与对话;2.把对话中的信息进行同义替换,并进行表演;3.根据自己的理解,想象情景进行对话自创并表演。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进行作业布置,低年级可以跟着录音读课文;高年级可以背诵或者复述课文……这些都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学生自己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与需求来选择作业,使优等生更优秀、中等生变优秀、后进生能进步。这样因材施教,并分层次教学,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能够享受成功的喜悦,给学生们的童年之花增添一份绚烂。
三、以美育理念塑造学生品格,促进个性发展
所谓美育即儿童教育基础,是树立学生崇高理想和培养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实现个性发展的重要路径[3]。
这就要求学校要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比如:整齐的校舍、宽阔的操场、葱郁的草坪、美丽的花坛、奇特的假山以及活泼又不失内涵的“校园文化景观”设计等等;还要为学生创造各种展示自我的机会,比如,举办校园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小学学习生活中留下一次(段)美好的童年回忆;学校还应该因地制宜地开设各种文体艺兴趣小组,有条件还可以请高水平的音乐教师、美术教师等来学校进行课外辅导,帮助学生提高演奏能力与绘画能力,让小学生们受到艺术的熏陶。总而言之,美好的校园环境与健康的校园文化、和谐的人际交往都能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崇高的学习精神,形成健全的人格,使孩子们在童年的小学生活中健康成长,尽情享受学习之乐,童年之美。
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
课外活动是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文化生活的最好路径。学生每天坐在教室里,不仅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还不利于孩子们的身体发育。而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可以满足大部分学生生活需要,还能给孩子们的童年增添一份色彩。比如:在趣味运动会比赛中,各班同学都踊跃参加,积极谋划策略,大家齐心协力为班级争荣耀;在学校的文艺汇演中,某班学生自编自导小品,逗得学校师生捧腹大笑,这不仅体现了他们的用心,还体现了团队协作力;在每天上午都会有“大课间”活动的时间,每天下午还会留给学生“兴趣小组”、“第二课堂”等更多的活动时间,让孩子们轻松学习……
在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中,阅读也是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教师要先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教学《乌鸦喝水》的课文时,教师要仔细讲解乌鸦是怎样面对困难与解决困难的,并根据文章引导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小困难,可以有针对性地让小学生们多阅读《科学探索》、《十万个为什么》等探索读物,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积极探索生活。这时,教师要多组织开展阅读活动,给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开展阅读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小学生们切实体会到阅读的好处,而阅读氛围就要求学校、教师等充分利用有限条件来营造,比如在教室的墙上张贴一些有关阅读的课文读物篇章,或者是一些倡导课外阅读的小故事等;还可利用教室的黑板报、或是学校的张贴栏摘录一些阅读故事、趣闻等,并定期让学生进行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氛围、环境的巨大影响力。此外,学校或者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安排一些中外名作(著)阅读任务,让学生对文中写的好的语句进行摘录,为以后自己的写作提供素材,使小学生们从小掌握学习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好习惯,对以后的轻松、快乐地学习奠定基础。总之,我们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不断丰富孩子们的文化生活,为孩子们的童年增添一抹绚烂。
结语:综上所述,小学教育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开展教育,真正解放孩子的天性,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让每一个童年都绽放幸福之花!
参考文献:
[1]苗雨雁. 同在蓝天下,共享欢乐童年[J]. 大自然, 2017(4):F0004.
[2]牛赟强. 童年在小学[J]. 福建教育, 2017(23):64-64.
[3]杨浪浪, 刘永红, 刘欣. 释放建筑的教育力量,成就最美的童年——重庆市人民小学校园建筑的逻辑思考[J]. 教育家, 2017(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