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浅谈如何拓宽学生语文学习渠道

发表时间:2020/7/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期   作者:高玲
[导读] 语文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
        摘要:语文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也无时不有。语文教师要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挖掘语文学习的资源,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  拓宽  学习渠道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语文课程的教学必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也无时不有。语文教师应当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渠道,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同时,教师必须努力促使学生多元感受、理解语文材料,为学生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
        一、巧妙衔接,让语文生活化
        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泉,语文教学只有走生活化道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或尽量挖掘与生活的联系,才能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认识新同学,介绍自己家庭。在教室里开辟一块园地,在园地里贴上每位同学的照片,并写上名字,在课间休息时,大家互相认识,互相介绍;让别人认识自己,自己也了解了别人,这种识字法不仅让孩子们认识了许多字,而且同学的互相很快地熟悉了,真是“一石二鸟”,其乐融融。同时,借助全家福照片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家人,这样巧妙地将识字、说话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2、利用身边环境,引导学生识字。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标语、橱窗上的标签,走廊里的名人名言,教室里的板报都是学生识字好教材。双休日,鼓励学孩子在父母的带领下,走上街头,走进商店,引导学生边认字边记忆,留心车站牌,街道和单位标牌上的字。并要求学生把刚刚认识的字写在小卡片或自由识字本上,在语文活动课上互相交流,达到共享识字。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中掌握了不少字、词,获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3、以课文为抓手,鼓励学生表达。《一匹出色的马》诗一篇短小而优美的散文,作者以一个孩子的口吻讲述了一家四口郊游返回时“妹妹”求父母抱,却得到“一匹出色的马”快乐回家的故事。文中写景与叙事交融,巧妙地将自然风景和生活情趣融为一体,让我们感受到一家人生机盎然的亲情和关爱。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阅读交流,再说说自己和家人在一起的生活片段,让孩子们说一说,写一写,以此将课文与生活衔接,让学生慢慢爱上写作。
        二、重视阅读,让语文营养化
        新课程、新理念,让我们更加认识到“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的正确性。教师的视野开放了,观念更新了,我们的教学范围不再局限于教科书了。课外书、报刊、杂志、网络,都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材料。因此,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开放教材,开放课堂,让学生根据课内知识拓展课外知识,课内得法,课外延伸,融会贯通,丰富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学校和班级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天地,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的建设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影响深远,也是语文学习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会、诗歌散文朗读比赛,组织文学社团,在班级里开设读书角、故事会、“我是小作家”等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充满语文信息的环境中感受语文、运用语文、学习语文、热爱语文。
        三、入情入境,让语文格局化
        社会是一所大学校,是一本科全书。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到社会的熔炉里去实践、去锻炼、去发展,开发利用好社区、家庭、网络等各方面资源,从而为学生开启社会这本百科全书。
        1、加强学科渗透,整合知识信息。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综合性学习。”学校的各门课程的教科书都是供学生阅读的书局材料,开展综合性学习,能够挖掘语文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共享资源,能够综合利用各科知识,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对文中所讲如果不加节制地滥用资源,将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面临着资源枯竭等严重问题,使学生产生了忧患情绪。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结合思品课、社会课上的有关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有意识的唤起了学生强烈的“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这一强烈的责任感。在学习课文前, 我让学生在课外查找相关资料,互相交流,课堂上让学生小组合作,自编、自导、自演,把课本中的文字,通过自己的理解,消化感悟,转化为表演技艺。这种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活化了语文教学,拓宽了语文教学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使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查找处理信息、语言表达、表演等能力得到充分培养,开发了他们的创造潜能。
        2、让温馨的家庭生活渗透亲情。学生的家庭背景、家庭条件、文化氛围、生活方式以及家庭的教育程度、文化修养、教育态度等,无不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家庭生活中充满着温情和乐趣,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是一咱非常宝贵的课程资源,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家庭力量,发挥以家庭的合力,开发家庭中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得到更好地发展。为此,我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亲子之间的共同学习活动。如,学了《中国美食》一课,我让孩子们回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爸爸妈妈一起寻觅“靖边美食”,一起学做“家庭美食”,拍美食照片,写美食名称,研美食材料,争当小小美食家,让孩子们在快乐的实践活动中将识字教学与美食巧妙结合,同学们培养孩子和父母的亲情关系。
        3、让无垠的网络平台充满语文活力。中国有句老话叫“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这句话在今天的互联网上得到了真正的印证。网络上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不容我们忽视,新课程的语文教材也十分注意将语文学习与网络资源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网络新颖性、直观性和生活化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发展他们的创新创造精神。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呼吁“要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学习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生活永远是语文学习的永不干涸的源头,语文教学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的大量生活空间里都蕴藏着语文学习资源。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和语文教学的结合点,挖掘语文学习资源,让语文学习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网络等资源,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