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意识在合作中形成

发表时间:2020/7/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期   作者:唐斌 刘利君
[导读] 责任意识淡薄,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低下。
        摘  要:责任意识淡薄,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低下。小组合作学习为培养学生责任意识搭建了良好平台,小组合作学习每个环节可渗透责任意识的培养,在团队协作,逐渐自主自律,促进责任意识形成。
关键词:合作学习  责任意识
正 文:
“新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挑战,既不是新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青少年一代的道德问题。”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刻不容缓。“作业在家,妈妈没有提醒我带”“我的作业爸爸忘记给我装在书包里了” ……学生打架了,互相指责是对方的错;作业不会做,就说同桌影响了他听课;分发作业本,只拿自己的,不分发他人的……对自己不负责任;对他人不负责任;对集体不负责任。小组合作学习,少数优秀学生独占话语权,有的学生常被小组边缘化,存在冷漠、排斥、轻视、嘲笑现象;相反,也有部分学生又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不会接纳他人的意见或建议。此类现象背后是学生缺乏责任意识,没有将自己置身于小组集体之中,不承担小组责任与义务。《中小学德育纲要》将责任意识的培养作为德育目标,体现了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性。
一.小组合作学习,搭建了责任意识的培养平台
学生生活在群体之中,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一个品质的变化会影响其他意识的变化。学生形成了责任意识,就会产生责任担当的行为。有责任意识,不仅认同自己承担的任务,而且对所担当的任务有自豪感、自我约束感和羞耻感。
小学生责任意识形成的途径主要是他人的影响以及自身的实践体验。小组合作学习建立了群体关系,有利于相互影响。真正的责任产生于合作,合作是责任意识产生的基本途径,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常由他律到自律两个阶段。他律,需要群体的约束,规约的限制,团体的呵护;团队建设与责任意识培养相辅相成;自律的效果也需要在团队中得到检验。小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情感不稳定、意志力不强,自我控制能力差,责任意识难持久,因此,需要他人引导,需要团体协作的力量,逐渐实现自主和自律,促成责任意识形成。
二.小组合作学习,渗透责任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的责任意识的主要表现在:对自己,认真学习;对他人,尊重协作;对小组,遵纪守规;对班级,爱护关注。
    在合作教学中“三步”走:一是优化小组建设,建立小组合作学习规则,让每位认同规则,明确责任,小组建设阶段;二是构建小组运行体系与评价体系,促进每位组员担当责任,服从小组合理安排,承担小组组员责任,如违反规则就必然得到惩罚,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效率,是小组发展阶段;三是由外在的约束转化为自身的需要,自觉遵守规则,自觉承担责任,每位成员成为小组中必不可少的一员,自主参与小组学习活动,是小组自动运行阶段,也是成熟阶段。
1、学习规则具体,构建小组合作文化体系
小组合作文化建设是从组织体系、活动体系、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进行,如4人小组,选好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讨论组名、组徽、组训等,形成小组显性文化。

建立活动规则与规程,如独学纪律、交流方式、评价内容与评价办法、处罚措施等。成员分工,如发言人、记录人、主持人、监督人等,明确各自的职责与任务等。小组有了共同目标,就能各自承担自己的责任,齐心协力去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在责任的引领下,建立学习共同体,同学习、同实践、同活动、同竞争、同评价,建立感情共同体、价值共同体、行为共同体,是责任意识形成的前提,是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成为可能。
2、责任明确、程序清晰,构建合作学习操作体系
合理分组,明确分工。可同质与异质结合分组,小学低段可以2人,中段以4 人,高段可为6—8人为一个小组。每位组员都承担小组事务,“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在活动中树立团队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每个人服从团队利益,团队的利益成为每个成员的责任,团队的要求成为每位成员的规则。
构建合作学习运行的结构体系。常运用“独学——对群学——小展示——大展示——评价”,在五个环节中渗透责任教育。独学时,担当独自学习的任务,不需要讨论,自己安静学习,不影响他人,完成学习单并提出自己不会的问题进入下一个环节学习,这是小组的约定,遵守约定也是坚守责任。对群学是小组合作学习主要环节:在组长主持下,每个组员有责任发表自己在课前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及问题,小组成员再群策群力,总结本小组通过对群学发现的有效学习方法和不能解决的相关问题,准备好全班展示与交流。大展示,集团为代表的全部或来到被认为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展现给显示,与其他球队共享资源,但这支球队不会引起困难的问题,寻求其他群体的帮助,并帮助解决其他团体提出的问题。展示结束时,请其他小组对其进行评分,是对展示小组的负责,不是随意凭想象评分,需要提出评分的理由,并且要得到展示小组认可。五个环节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相互帮助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营造一种民主、高效、自由、平等、合作的氛围,使学生在课堂内也处在和谐健康的良性环境中,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有助于孕育学生良好的情意,特别责任意识,引导小组成员间良好融洽关系的建立来推动责任感的形成。
3、激励担当,构建合作学习评价体系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一是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二是小组合作效果的评价,以评价推动责任意识的形成。小组内成员的评价和小组间的评价两种: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注重自评,更利于责任意识的形成。小组内的评价主要以每位成员对小组的贡献,如发言提问,完成某项任务等进行评价,重点关注,每位组员完成任务情况和组员间的配合度,激励每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承担责任。小组间的评价主要以团队的形式,评价团队的表现,开展小组间的竞赛活动,激发每位成员的责任意识。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式灵活化,评价时间全程化,有助于形成“小组所有成员努力为小组作出贡献”的气氛,也有利于形成小组学习共同体,从而推动责任意识的形成。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关注人的生命的发展,追求有意义的学习生活,应用行之有效的小组高效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的主体性、自觉性;在合作学习中培养责任意识,促进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生命态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