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性本善”

发表时间:2020/7/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期   作者:王敬忠
[导读] 关于人的本性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主题。
        摘要 关于人的本性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主题。“人性论”主要包括“性善论”、“性恶论”、“无善无恶论”、“可善可恶论”等。本文试图通过对几种观点的分析对比,以人们都可以感同身受的实证方式,强化“性本善”的观点。
        关键词 人性论 性本善 性本恶 教育
       
        一、关于“人性”的界定
        子曰[ 参见:《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依《论语注疏》解,“性”是先天禀受,“习”是后天习得。当我们讨论“人性”时,首先应当区别“人性”与“习性”。所谓“人性”,应指整个人类所共有的、与生俱来的根本属性;“习性”则是后天习得。二者不可混淆。
        二、对其他学说的辨析
        (一)关于无善无不善、可善可不善
        “告子曰[ 参见:《孟子?告子上》]:‘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1、从告子的表述来看,人的“无善无不善”、“可善可不善”是因“文、武兴”或“幽、厉兴”所导致,显然,这是后天教化的结果,而非先天因素,不可以作为判断先天“人性”的依据。
        2、《说文解字》曰:“人,天地之性最贵也。”《尚书?泰誓》曰:“惟人,万物之灵。”世间万物皆有本性,比如“蚕吐丝,蜂酿蜜[ 参见:《三字经》]”,又怎么可能唯独“万物之灵”的人类却没有一个确定的本性呢?
        因此,告子的观点并不可靠。
        (二)关于“无善无恶”论
        王阳明《传习录》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关于此处“无善无恶”,王阳明说:“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谓至善。”可见,王阳明所谓“无善无恶”,实为“至善”,与告子“性无善无不善”不同。又从“知善知恶是良知”来看,王阳明的主张与孟子的“良能”、“良知[ 参见:《孟子·尽心上》。]”说基本一致,其实也是“性善论”的一种。
        (三)关于性恶论
        《荀子?性恶》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有疾恶焉”、“有好声色焉”。
        1、“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其实本身就是一种悖论。如果人性本恶,好比在一个纯粹的肉食动物群体里,若非外界原因所致(如被驯化或自然环境所迫),怎么可能出现自行吃草或吃素的伪善呢?况且,如果人性本恶,在人类的群体里,又怎么可能出现一心为善、教人向善的圣贤呢?
        2、荀子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表述,实则以偏概全。荀子看到有人为了私欲,掩其恶意而为伪善,由此概括整个人类无非如此,这显然是不当的。《孟子?尽心上》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道德经》曰:“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人类有史以来,无数圣贤,好善而忘我,孜孜为善,与世无争,不求名利,又怎么可能是荀子所说的“其善者伪”呢?
        可见,荀子的“性恶论”并不可靠。


        三、关于“性善论”
        (一)“性善论”的理论基础
        所谓“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应是儒家五常中的“仁”。《周易?说卦》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就是说,与天道、地道相应的人道是“仁与义”。《孟子?告子上》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强调了“仁”是人的本性之一。“仁”其实就是“性善”的根本。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则是“性善论”的直接表述。
        (二)“性善论”的几点逻辑与实证
        1、子曰[ 参见:《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因性善,因此将心比心。孟子曰[ 参见:《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人人都有恻隐之心,这是人性本善的突出表现。
        2、孟子曰[ 参见:《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王阳明曰:“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人不需学习,即有良知、良能,即可知善知恶,这也是人性本善的表现。
        3、子曰[ 参见:《论语·季氏》。]:“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人能见善思齐,人能见恶内省。《弟子规》曰:“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人皆希望被人称善,不愿被人称恶。有人当街殴打父母,被路人围殴[ 参见:2016年11月16,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嫌婚房买得小没面子 小伙当街暴打父母被路人揍了]。有人为善,人皆乐见;有人为恶,人皆厌恶。这些,都是人性本善的表现。
        4、曾国藩曰:“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增广贤文》曰:“为善最乐,为恶难逃。”人因为善而快乐,人因为恶而苦恼、后悔,其实就是性本善的表现。
        5、《朱子家训》曰:“善欲人见,不是真善。”《道德经》曰:“善行无辙迹”、“上德不德。”真正的善人,为善不欲人见,不留痕迹,不欲人知。若不是人性本善,又怎么可能有这样的至善大德呢?
        6、曾子言曰[ 参见:《论语·泰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有很多人,临死时忠告别人,不要重蹈覆辙,这是人性本善的有力实证。
        7、《孟子?告子下》曰:“人皆可以为尧、舜。”佛教有言[ 参见:印光法师文钞续编:[M].]:“佛与众生,心性本同。”“人皆可以成佛。”常常有人把人性比作美玉。玉,《说文解字》曰:“石之美。”玉为石中之美,有五德,仁义为先,故可雕成精品;人为万物之灵,有五常,仁义为首,性本善,故可修成圣、佛。假如人性本恶,则如孔子所言:“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又怎么可能修成圣人、佛陀呢?
        8、人类五大文化,无不教人向善。而且,是否教人向善也是正道与邪教最本质的区别。可见,追求向善是人类的共识,这是人性本善最普世的实证。
        四、殊途同归
        《荀子?性恶》曰:“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中庸》曰:“修道之谓教”。欧阳修《诲学说》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最终殊途同归,统一共识,即:通过教育,使人向善。
       
        参考文献
        [1]王阳明.传习录(上)[A].王文成公全书·卷一[M].杭州:浙江书局刊本.
        [2]《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 1980
        [3]《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19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