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实践中,沿袭了问题取向的工作思维和工作方式,偏重于学生问题和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不显著,偏离了“立德树人”的目标,陷入了发展的困境。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包括打造积极的学生观、积极的问题观、积极的目标观、积极的内容观和积极的方法观。
关键词:高校;积极心理学;教育现状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创业有效缓解了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劳动力问题,“大众创业”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态势。2018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推动大众创业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推进。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于高校创业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作为创业教育的高地,高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具有“双创”精神建设者的重要职责,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社会现代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大学生群体正在创业的风口,既面临着较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极大的风险挑战,大众创业背景下,应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学优势,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以构建积极向上的创业教育支持体系,为促进高校“双创”教育改革升级奠定基础。
1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现代教育心理学中的新思潮,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主张心理学对人类自身的品质作更为深入的研究,旨在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积极心理学理念教育的影响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和心理品质,加快建构更为健康和完善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心理健康负责。积极心理学主张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人的身上,注重要激发人固有的、实际的和潜在的建设性力量、美德以及善行,以此为出发点,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所遇到的问题和事情,积极地帮助普通人、有问题的人及有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潜能,获得更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包括实现心理学的价值平衡,即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消除消极心理学中看待问题的片面性,从而让心理学的使命更好地发挥,起到促进人生活幸福的作用,从社会意义层面反映了人性和博爱。积极心理学将培育社会成员的积极品质作为社会科学发展研究的目标,从这个理念出发,对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影响。积极心理学还注重强调和研究每一个人的积极力量,致力于采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对待人,注重对人潜力的挖掘,无论这个人是有天赋的人,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们身上都有独特的优点,等待人的进一步挖掘。
2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2.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覆盖面小
在大学近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肩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责任,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上,主要还是对于少部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积极心理学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高校在校全体大学生,能够使普通大学生变得更快乐,激发大学生自己的潜力特点,让大学生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通过挖掘自身的力量,避免在受到困难和挫折时产生心理问题。
2.2忽视普通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近年来,高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明确了以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优良品格、解析心理现象、传授心理调适方法等为主要任务,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困惑,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珍爱生命、关心集体,悦纳自己、善待他人。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作焦点多集中在心理问题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这种以预防心理问题、治疗心理障碍、预防危机及处理危机为主要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以关注学生问题和问题学生为主的消极工作目标。在这种目标的指导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务对象过于狭窄,只关注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却忽视了普通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偏离了“立德树人”的目标。
3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3.1积极的学生观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如何看待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如何培养学生以及能培养出怎样的人才。所谓积极的学生观,就是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好的,他们可以成为有用之才。作为教育者,要始终相信,每个学生都希望成为好学生,每个学生都渴望进步、成长、成人、成才,每个学生都希望过上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每个学生都向往成为一名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人,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好的学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盯着学生的问题和缺点,致力于纠正问题和改正错误,并不能让学生变得优秀和卓越。需要打造积极的学生观,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美德,并致力于发展这些优势和美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致力于帮助每个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美德,并为这些优势和美德的发展与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平台、空间支持。
3.2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和教学手法
在优化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完善相关理论体系的建设,增加心理健康选修课,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能够将积极心理学穿插在体、音、美的相关教学内容中,同时高校还要统筹兼顾,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通过建设心理服务站和在线热线、与班主任辅导员展开新生谈话、电话家访,或者每月与辅导员和班主任进行一次心理安全形势分析会,及时关注班里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对于个别心理问题的学生可以进行专门辅导。也可以和社区医院、科研单位携手组建区域心理健康公益服务机构,定期在高校开展心理辅导课,举办心理辅导活动,帮助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另外要重视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在网络时代要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就必须学习网络了解网络,这样才能时刻与学生保持共同的话题。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打造网络资源库、网络平台,建立完善心理健康等级评定,实施学生心理危机监护分级预警制度,帮助了解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3.3建立和谐校园,体验美好生活
一个充满着正能量的社会环境无疑是积极心理学得以扎根并茁壮成长的沃土。在这片沃土的滋养下,积极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结合,能够塑造一个具有健康的生命认知的校园环境。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生活于其中的大学生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就拥有了积极心理的良好基础。正如威廉姆斯等心理学家所证实的,学生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校园中,会逐渐培养出乐观的人生态度,能够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反之,一个充满着负能量的世界,所处其中的学生往往也是以消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因此,可见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学生是有着隐形的影响的。而对于校园文化有着决定性影响的是一个学校的学习氛围。
结束语
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创业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推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有着重要意义。高校应积极构建创业心理教育体系,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学的正面激励作用,不断提升大学生开展创业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突出创业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范春晖.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J].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15(4).
[2]姜金花,吴建平.积极心理学范式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8).
[3]马会军.论积极心理学视野中的青海藏区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J].民族论坛,2016(7).
作者简介:
彭议政,男,湖南长沙(1999年12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李宗霖,男,广西南宁(1997年9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张明咪,男,江西上饶 (1996年04月13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