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基础工程,加快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增强学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仅是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所具有的的意义,同时也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就对我国高校党建科学化管理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高校;党建;科学化管理;措施
政党是现代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适应社会政治实践的客观要求,是政党自身发展和建设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科学化命题,其实质在于党的建设必须按照政党建设的本质特点和内在规律运行,必须在实践中始终注意消除不符合政党本质要求的内容和违背政党运作规律的行为,必须在理论上始终保持政党指导思想和组织理念上的时代性和科学性。简而言之,就是要求党的建设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制度作保障,以科学方法来推进。
一、党建科学化的内在含义
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是党建科学化的关键因素。科学的理论体现的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反映,马克思主义是真正反映自然和人类社会客观规律发展的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总结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的科学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更是明确指明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基本规律,这些思想和理论都是指导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科学理论。加强全党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学习和领会,是党建科学化的首要任务。与此同时,现代社会变革迅速,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有新思想新知识涌现出来,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始终坚持发展和创新能正确反映社会变革的思想理论方面更加应该具有紧迫性,这就要求从中央到基层的各级党组织都应该把积极总结和创新党的指导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最新发展理论成果作为党建科学化的核心要务来抓。
二、新时期提升高校学生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基本思路
(一)树立正确理念,强化高校学生党建的科学理论指导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正确的党建理念决定党的建设的价值导向和核心思路。衡量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搞得如何,最主要还是看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是否得到了认真有效的贯彻执行;是否遵循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不断推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是否真正发挥了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职能作用。高校学生党建要认真领会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深刻分析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任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指导,主动将政治学、教育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交叉运用和科际整合,建立起特定研究问题的共享解释,不断提升高校学生党建的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探索水平,提高学生党员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要紧密围绕高校的中心工作,结合国情、党情、校情和本单位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中心工作,针对学生党支部工作和学生党员队伍的基本现状,从发挥党员作用、破解工作难题、提高实践水平、建立帮扶机制、学习先进模范、开展志愿服务、强化理论学习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学生党建工作的意义及要求,不把学生党建工作当成流于形式的简单过场,不出现学生党建工作计划不清晰、工作形式不明确、工作内容不具体、工作时间不科学、工作安排不落实等问题,不断提升学生党员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不断丰富和拓展学生党员的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
(二)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建立健全党建制度
党建工作是关系高校发展全局的工作。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首先必须提高对党建工作的认识,破除“重业务,轻党建”的错误思想,提高对高校党建工作认识,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方针,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育人等高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以制度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一方面,要按照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要求,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职能,完善现有的党建制度,包括党委会、党政联席会、中心组学习等重大会议决策、议事、学习制度,加强对党的教育政策方针、高等教育规律、学校战略规划等影响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的研究;另一方面,要结合高校办学特点、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制度设计创新,包括严格按照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的“三重一大”党委集体决策制度开展工作、建立“教授治学、教授治校”的制度、创新党管人才制度、创新党建工作责任制度等。
(三)坚持以学生为本,拓展高校学生党建路径
遵循高校学生党建一般规律,探索高校学生党建的新方法,是推进高校学生党建科学化的关键。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就要求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党建模式,充分利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学生特点,创新党建模式,以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运用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开展高校学生党建。与其他资源一样,红色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资源,这是任何一种资源的共性。特殊性体现在,红色资源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历史中形成的精神及其物质载体,它具有革命性、传承性、先进性、教育性等特点。正因为如此,红色资源的存史、资政、育人等功能就为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持续动力,也是高校党建工作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对红色资源挖掘得越深,利用得越多,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取得的成效也就越大。现实情况是,目前有些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现“重成绩轻素质”现象,对红色资源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发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红色资源挖掘不够、对红色精神提升不够。利用好红色资源蕴藏的自我教育功能、政治教育功能与文化传播功能,让红色精神成为大学生心中的信仰,就必须充分挖掘、提炼红色资源的教学价值。建设一支对红色资源有充分了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非常重要,高校“两课”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工作人员应增加对红色资源的了解,这样,为开展红色教育资源进课堂、进学校、进社会提供便利。除此之外,应将教育环境的三个主要部分课堂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形成三维教育机制,从而达到校内与校外教育结合、理论与实践教育结合、现实与网络教育结合,从根本上保障高校党建工作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标准。
二是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资源拓展高校学生党建空间。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校园网络资源有效对接,是高校顺应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举措。网络新媒体资源具有高效便捷、资源共享、信息海量、实时交互等基本特点,而当代大学生有熟悉网络新媒体的基本运用,因此,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理应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便捷的技术条件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便利。在网络高度普及的今天,大学生网络学习知识业已成为课堂学习的补充,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不可否认,网络却是一把“双刃剑”,而高校在利用校园网络等新媒体这个平台开展红色教育资源,对优化网络整体环境,增强大学生对网络有害信息的“免疫力”大有裨益。为此,一要建设一支精干的网络党建队伍。一方面,高校学生党务工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修养和政治修养,熟悉网络新媒体播规律和工作必需的网络新媒体管理技术。另一方面,学生党务工作者应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准确把握大学生特定阶段的思想状态和生活状况,建立旗帜鲜明、教育意义强的高校党建网站,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装饰网站。二是借助网络平台,开展长效的学生党员学习教育机制,专门开辟党建工作方面的专栏,例如,红色之旅”、“网上党校”“党员风采”等。三是建立班级或学院微信群、QQ群或飞信群,定期搜集最新时政热点,以短信息的形式点对点地给学生发送信息,要求进步的大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新媒体能够快捷地了解社会发展各方面的信息,也有助于班级及学校活动的开展。
三、结束语
高校学生党建在高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领域中发挥着不可忽略的基础作用。认真研判和梳理当前高校学生党建所处的客观环境,深化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理性认识,探寻提升高校学生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有效路径,为高校党建乃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杨建军.高校党建科学化:理论·制度·方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8),37-38.
[2]李美旭.提升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的理性思考[J].理论界,2012,(4),198-199.
作者简介:
娄荣正,男,广西贵港(1998.10)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程通,男,江西鄱阳(1998.08)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康鹏,男,安徽亳州(1998-08-10)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