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因灵动而鲜活 ——例谈历史课堂产生知识教学

发表时间:2020/7/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期   作者:胡汉芳
[导读] 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历史课程要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宗旨
        摘 要: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历史课程要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宗旨,要从历史角度了解中国国情,要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本文立足于“主动学习的前提下,获得知识的产生和心灵的感受”这一观点,着重阐述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动手、动脑、动情的教学手段探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历史教学   灵动  产生知识 
       
        灵动课堂的特点是学生在主动学习的前提下,获得知识的产生和心灵的感受。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环境因素可以促进孩子形式运算思维的发展。课堂教学如何创设使学生动起来的环境,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问题。
        一、抓要素画思维导图
        历史课程内容的整体构架,就是建立在历史时空发展的基本脉络上。因此,准确全面地找出历史时空下的事件要素,最直观的呈现方式是画知识思维导图。例:在教学”列宁与十月革命”一课时,学生自学课本材料内容后,我要求学生选取一个知识点,用关键词列出事件的主要内容,并把这些内容用导图的形式画出来。学生在内容选取的角度不同,画出来的导图也丰富多彩。学习金字埃理论认为:主动学习获得的学习效率最高。学生画历史知识思维导图,就要对历史学习的知识要点站在自己理解的角度从不同的侧面进行重新梳理,这个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在画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发展思维。
        二、跨时空讲历史史事
        由于历史课程内容的时空性,学生对历史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上,是在机械地记忆历史。要改变这一现象,比较好的做法是依据可靠的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史事,对历史境况形成合理的想象。例如,在教学“苏维埃俄国政权的建立”内容时,我要求学生以“苏维埃政权建立”为话题,举办信息发布会。先写好信息发布稿,然后确定发布方式和发布人。有学生这样写道:“各位士兵、工人朋友、各位布尔什维克党员、彼得格勒全体市民:现在播放重要消息:17日,苏维埃俄国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召开! 大会颁布了新的土地政策,通过了《和平法令》,成立了苏维埃政府,选举了列宁为人民委员会主席,大会还出台了国家治理措施,苏维埃俄国诞生了!”用这种方式讲历史史事,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阅读能力、教材处理能力和信息表达能力,是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考量。这个过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
        三、晒观点助历史评判
        孔子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生学习疑问的产生,源于学生的反思习惯和教师对学生有意识的培养。好的疑问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使整个课堂教学活跃起来。如:在教学”凡尔赛条约”时,学生提出这个两个问题:一是巴黎和会为什么选择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召开?二是巴黎和会为什么把苏维埃俄国排斥在外?
        第一个问题,我提供两则史事让学生辨析:材料1: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法国战败。1月18日,德国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宣布称帝。材料2: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战败。次年1月18日,法国决定在凡尔赛宫召开“和平协会”。

下面是几个同学的一段观点PK:生1说:从和会时间选定和地点选择上来看,我认为法国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是在“雪48年前的耻”,是用这种特别的方式“羞辱”战败的德国。生2说:凡尔赛宫是法国著名的宫殿,选择这里召开“和会”,更能体现法国对“和会”的高度重视。如果说和会地点与时间选择有某种特定的含义的话,我认为这是一种巧合,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法国当时的安排与威廉一世称帝有关。
        两种观点各执其词。此时,我注意到:学生问题讨论的深度和逻辑推理的态度,远比结论来得更重要,这正是历史教学应有的“实证精神”,借此火候,我这样评价:同学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羞辱”也好,“巧合”也罢,都要有可信的史料和可靠的实证。两种观点有一点是相同的:凡尔赛宫见证了近代法德两个资本主义国家的两次重大的历史事件。要解开巴黎和会在凡尔赛宫的选择的真正原由,还要有更多的历史史事为依据,这是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也是认识历史的科学态度,更是对历史史料的敬畏和历史结论的尊重。
        第二个问题,我要求学生从课本内容中找理由进行争论,发表自己的意见。下面是课堂争论的片断:生3:我认为俄国被和会排斥在外,是因为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课本36页语)。生4:我也同意生3的观点,苏维埃政府颁布的措施中有“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课本42页语)这个条款。生5:我看不完全赞同前面两位的意见! 因为,一战爆发的时间是1914年,而苏维埃俄国退出一战的时间是1917年,也就是说,俄国前三年是一直在作战的,即便,后一年俄国退出了一战,作为协约国之一的俄国不应成为和会排斥在外的真实理由!师:有独到的见地! 请问,苏维埃俄国对于一战及战后是什么态度?生6:建议参加一战的国家立即停战或开始和谈(课本41页语)。师:一个主张停战或和谈的国家怎么会排斥在外呢?
        此时,我要求学生结合和会讨论的议题和主导和会国家的性质展开讨论。经老师这一点拨,学生茅塞顿开:所谓“和会”实质“分赃”,资本主义国家是不可能让一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参加这个会议。资本主义国家的略夺本质跃然纸上。
        四、借媒体植爱国情怀
        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历史课程要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宗旨,要从历史角度了解中国国情,要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历史课程教学要培植爱国情怀,就要在植入点的选择、植入材料的选取和材料呈现方法上下功夫。例:在教学“十月革命的意义”时,我选取“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为植入点,选取《北方吹来十月的风》为植入内容:北方吹来十月的风,惊醒我们苦弟兄,无产阶级快起来,联合农民去进攻。红旗一举千里明,铁锤一举山河动,中国诞生共产党,燎原星火满天红。植入方式上,我要学生先学唱这首歌,然后结合课本上的“材料研读”回答: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在歌曲的歌词内容和乐曲旋律的熏陶中,产生共鸣。这种共鸣,既加深了对“十月革命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的历史理解,同时也就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即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推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就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总之,灵动的课堂既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生命跃动的过程。灵动课堂不仅要求学生做到动手、动嘴和动脑,还要做到动情。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同时,也产生了获得知识的能力和人的心灵的振动,灵动课堂有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