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发表时间:2020/7/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期   作者:孙吉营
[导读] 中学数学创新教育,主要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学数学创新教育,主要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将“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数学教学目的之一,近几年中考也加强了对创新意识的考查。由于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从课堂上做起。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现将这几年的一些实践和体会做一小结,欢迎指正。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是思维的出发点,思维是由问题激发的。一个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无不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因此创设积极思维的问题情境是引发创新思维的一种方式。因而把“问题”作为数学的出发点,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提出带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提供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从数学角度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如在《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的课堂教学中,就没有直接给出圆和圆的五种位置关系,而是设计了如下的问题情境:
(1)在生活中有哪些方面体现了圆形?
(2)这些圆形的位置关系怎样?
(3)你能不能把观察到的位置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
(4)这些位置关系能不能相互转化?
        问题提出后,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回答。如:自行车、摩拖车的前后轮;两个齿合的齿轮;校园里圆形花坛的内外边;轴承的横截面;自行车特技表演时,自行车车轮与圆形弧道相接触时的平面图;还有奥运的五环等等,然后学生又踊跃画图。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此基础上我和学生一齐总结出圆和圆的五种位置关系:外离、外切、内切、相交、内含。接下来解决第(4)个问题,我先让学生动手做两个纸圆,固定其中一个纸圆,让另一个纸圆向固定的纸圆运动,学生在亲自的运动中很容易地观察出了圆和圆的五种位置关系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接着又用多媒体课件设计的一组动画形象直观地展示了圆和圆的五种位置关系的相互转化,使学生更生动、直观地将五种位置关系理解了一遍。
        二、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科学发现的巨大动力,是创新意识的显态的表现。如果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不可能产生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现和创造。在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的”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初中数学要培养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因此教师的责任之一,就是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而这样的过程又能使学生的好奇心得到进一步强化。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和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对提高教学效果是十分有益的。如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新奇感(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圆和圆的五种位置关系);运用大自然的现象增加趣味性(用太阳在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过程引入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三、强化过程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有效的数学教学应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知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探索活动的机会,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如在学习《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的第一节课—“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这一判定定理时,就没有直接给出定理内容并加以应用,而是从“三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这一学生已知的知识背景出发,首先让学生画一个△ABC,使得∠BAC=60°,问:“所画的三角形相似吗?”。同学们通过画图后,比较发现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不相似。可见有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相似;接着提出问题:“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吗?”,让同学们探索。于是同学们两人一组,一人画△ABC,另一人画△DEF,使得∠A和∠D都等于∠α,∠B和∠E都等于∠β。各小组画图后通过测量、计算后发现△ABC和△DEF的∠C=∠F,三组对应边对应成比例,于是同学们得出结论:这样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紧接着又提出第三个问题:“改变一下∠α、∠β的大小,再试一试?”,于是同学们的探索热情高涨。通过画图、计算发现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也相似,最终总结出“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这一判定定理。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过程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四、注重开放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近年来,开放题在我国乃至世界数学教育界获得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同时,近几年的中考也加强了对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考查。因为与具有唯一正确答案甚至唯一正确解题方法的传统题(封闭题)相比,前者显然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将一些常规性题目改造成开放题。如有这样一道平面几何题:“证明:顺次连接四边形四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是一个常规性题目,现可以把它改造成“画一个四边形,顺次连接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观察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样的特殊四边形,并说明理由。”。同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一个动态变化的四边形,让学生观察随着四边形形状的不断变化,它们四边中点的连线组成一个什么样的特殊四边形。在学生完成猜想和证明过程后,可以进一步提出下列问题:
        (1)要使顺次连接的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矩形,那么对原来的四边形需增加什么条件?
        (2)如果要使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还需要增加什么样的条件?
        (3)如果要使所得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呢?
        通过这一连串的问题使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活跃起来,潜在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还需要教师创新精神的培育和熏陶。这就对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一)担当教学多面手的能力;(二)驾奴全局,随机应变的能力;(三)创设“问题情境”的能力(在前已有阐明);(四)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力等等。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在教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上,要敢于创新,制造悬念,调动好奇心、灵感、想象力等创造思维的发生机制。要善于创设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情境,训练学生从问题入手,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去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猜想、去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数学教学变为一个有情境设计,有实验探索创新活动的生动活泼的过程。这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