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需求及其教学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7/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期   作者:韩佩
[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本文以民办高校大学生为研究视角,探究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需求,依需供给,应用于日后的思政课教学中,有利于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政课;学习需求;教学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官方定义了民办学校,所谓民办学校主要是由国家以外的社会个人或者组织使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教育机构。就读于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我们称其为民办高校大学生。民办高校大学生多个性鲜明,他们有着自身的思想行为特点,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对自然、社会、人生有了一定的体验与认知,作为能动的主体,他们会对理论知识、思想观念等进行选择性接受,把握他们对思政课的学习需求,能够更好地有效供给。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需求:
        (一)通俗易懂
        大学生选择民办高校的原因多为民办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偏低,大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高考成绩不太理想,排除一些因心理素质等突发状况而导致高考发挥失常的学生,多数民办高校大学生基础文化知识较为薄弱,他们希望思政课教师可以将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通俗易懂化,当然,通俗易懂不能脱离学科自身的专业度。
        (二)贴近生活
        民办高校大学生有较强的教育成本意识,他们趋于务实,更注重学习内容的实用性。据调查,有相当数量的民办高校大学生不够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究其原因,普遍民办高校大学生认为思政课的理论说教成分过重,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民办高校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需求是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所以他们希望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可以贴近生活、联系实际。
        (三)生动有趣
        民办高校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喜欢接受新鲜有趣的事物。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会有一定的心理预期与思维定势,如果思政教学能够突破常规、有所创新,他们的心理预期与思维定势防线就会被攻克,自然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兴趣进而选择接受它。民办高校大学生相较于普通高校大学生缺乏些许学习动力,所以他们更喜欢多互动、教学方式多样、语言富于生命力等生动有趣的授课模式。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政课学习需求的教学运用
        (一)教学内容方面
        教育是教师创设一定的学习生活环境,学生经过自身知、情、意、行等身心活动,消化吸收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作用达到自我发展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负责输送信息,学生进行选择性吸收。如果教师输出的内容并不为学生所接受,这堂课无疑是失败的,所以教育者要明确学生所需求的教学内容,增强自身传递信息的吸引力。
        民办高校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需求是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所以思政课教学内容应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和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民办高校大学生较为晚熟,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待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他们会面对独自步入社会生活的不适与无助、迎接成长与成熟过程中的挫折烦恼与孤独迷茫,复杂的个人生活、社会生活问题与他们相对不成熟的思维之间产生了无法理解和解决的困惑,思政课这块阵地应担此重任,帮助学生解决生活难题。所以,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式、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引导,思政教学内容方面应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等问题紧密结合,契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民办高校的生源结构较为复杂,不同群体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需求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文科生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他们对思政课的需求是更注重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理工科学生因为高中较少涉及政治学科,政治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较为薄弱,他们对思政课的需求是教学内容的具象化。同一院校的不同年级群体随学业完成情况和对未来发展规划的不同对思政课的需求亦有所不同,随着年纪的增长和阅历的加深,他们希望自身的知识结构可以不断向外延伸,更倾向于获取社会生活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民办高校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需求具有多样性,专注于奖学金或是有志于考取研究生的学生对于思政课的需求是教学的重点与考核点,他们对思政课程的需求往往和上进的需求相吻合;具备一定政治素养的学生对于思政课的需求是教学内容紧贴时事政治与社会热点;还有些学生他们对于思政课的需求并不明确,有待于教师激发其需求。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不同群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不同需求,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因人而异、因势利导。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5门课程,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课,5门课程之间存在着知识点的交叉与重合,这就需要5门思政课教师之间加强联系和沟通,分工协作,做到各自的侧重点、深浅程度有所不同,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需求。
        (二)教学方法方面
        传统说教式的思政教育忽略了大学生在思政课课堂中的存在感与参与度,一味地单向灌输,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生自然不认可此种教学方式。民办高校大学生更喜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新形势下开展思政课教学应创新课堂教学,变通教学方法,如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参观教学法、专题讲座教学法等等。借助讨论、辩论、演讲、微电影、情景剧、小视频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学生日常的兴趣点和共鸣点与思政课教学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列·符·赞科夫所说:“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
        截至2017年6月,我国手机上网用户突破11亿,中国网民规模达7.51亿,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8.46亿。在这种形势下,应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如:慕课、视频公开课,微课、学习软件APP、微信、微博等,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思想动态、生活处境等,然后有针对性地采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增强教学效果。

        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开展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有力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实践教学是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实践教学可分为课堂内的实践教学和课堂外的实践教学。课堂内的实践教学,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中在讲到法律这一模块时可采用模拟法庭的直观教学法、平时课程中教师也可以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主题,师生角色转换,学生将收集的资料以演讲的方式呈现。课堂外的实践教学,如调查问卷、实地调研、专业实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参观红色旅游基地等等。思政课要引导学生自觉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勤于学、善于思、敏于行,在实践中收获行动的导向、道德的指南、健全的人格,在实践中获取实现人生价值的自我满足感。
        (三)教育者方面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教育,更为重要的是思想教育,即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者思政教育后在思想、观念、态度、能力、人格等方面呈正向发展,在这其中,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习总书记在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提出,思政教师要“信道”和“明道”,思政课教师只有真懂真信、以身示范、言行一致,传递社会正能量,才能带动学生对思政课的真学真用。对于思政教师而言,不只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素质,还要注重自身的言谈举止,加强师德修养建设,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思政课教学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和教育改革的要求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教学。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意识导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教育理念。思政课教师既要把理论知识研究透彻,又要及时收集学生反馈的问题,及时回应学生关于学习生活、时事政治、社会现象、理论发展前沿等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排忧解难。在问题意识导向下,思政课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课题氛围中进行探讨、交流、互动,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既获得知识,又提高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
        民办高校大学生缺乏纪律和规则意识,需要教师为学生确立明晰的课堂行为规范,严格考勤制度与课堂纪律,教师要树立自己的威严,做到严中有度、严中有爱,这样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开展。上课过程中教师应将教材语言转换为教学语言,教材中的语言多是理论化概念、政治性文件等,偏正式化,欠缺情感性带动,远离学生需求,思政课教师应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转换成贴近大学生生活、易于理解、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思政教师也要重视对大学生树立合理的心理预期的引导,在思政课供给侧改革不断满足学生合理需求的同时,也要在教学中提升甚至创造学生新的学习需求。
【结语】
        民办高校的思政课教学,要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才能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不是我们的学生不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而是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否提供学生需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基金项目]:广东理工学院2018年校级科技项目“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需求及其实现路径研究”(编号:GKJ2018026)的阶段性成果。
基   金  项  目  保  留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Z].《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02.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民出版社,2016.
[3]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4]许乔木.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