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新课标颁布以来,明确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以实践活动的组织为研究内容,以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为目的。借鉴“STEM教学”、“项目式学习”的特色,在核心素养指导下,尝试构更有效的实践活动组织形式。并总结教学,从情境创设、分工协作、互动会话、意义建构四方面提出思考。
关键词:教学活动 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教学跟着超速发展的信息科技,一起在不断进步。伴随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教学中同步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在持续发展,对教师的能力、素养要求也同步提高了。
根据教育部2018年颁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标准(2017年版)》,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有四个核心要素组成。四个核心要素应相互支持、相互渗透,共同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对照教材,根据教学经验,使用过去尝试过多次、始终进展顺利的教学实例、操作模式,来组织课堂实践活动,确实能够让学生循规蹈矩的按照既定的目标习得知识概念、操作技巧等。对照三维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应当不难在课堂实现,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等影射到实际生活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就相当困难,需要精心设计和钻研。
当然,教学中的难题有千千万,远不止以我以上描述的这些浅薄的感受,有思考才有进步。结合笔者近来多有接触的“STEM教学”、“项目式学习”,对于实践活动的组织有了一些感受和启发,发现有效组织学生的协作实践,恰好可以运用到现如今越来越多样、有趣的课堂中,帮助学生提升将课堂所运用到生活中的能力。
现状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几乎每一堂课都在机房完成,每一节课时都需要使用到计算机进行操作。“实践操作”成为贯穿信息技术课程的必备环节,也是信息技术课区别于其他科目最显著的特点。
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中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章节属于初一年级上半学期内容,主要以学习使用EXCEL、WPS表格等软件为主。“高级功能”是在已经认识数据表格软件、熟练软件基本功能(包括填充柄、地址、公式、函数等概念)之后,对已有数据的整体操作,以得到数据分析结论,具体操作为“排序”、“筛选”、“分类汇总”。操作本身并不难,本节内容的难点在于明白此操作能达到的目的,例如“我为什么要对数据做这些操作?”、“什么情况下我会使用此功能?”、“当我需要得到某些信息时,我会选择什么样的方法?”
实践活动设计意见:
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我想这就是我们组织课堂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根据“STEM教学”、“项目式学习”相关理论,接下来我就从情境创设、分工协作、互动会话、意义建构四个方面阐述我的一些想法。
1、从情境创设看实践内容的准备
实践操作过程中,好的情境创设能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无论从文字、图片、声音等多种媒介形式都能为课堂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实践内容应秉持从真实生活出发,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顺应时代潮流,兼顾科学性、可操作性等。
在理想的状态下,学生的基础、兴趣大致平衡,在相同的教学情境中产生同等的学习兴趣。但这并不现实,不同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使每个学生都不完全相同。因此传统的课堂导入、同步聆听、观察等可能会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此前,笔者以“NBA篮球数据”作为主题,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此案例更吸引男生的关注和参与。当实践内容不能照顾到所有学生时,说明教学情境的创设并不完整,还可以有所填充。例如增加媒介形式、提供更丰富的背景资料等等,这些信息最好以“辅助资料”的形式的提供给学生,同教师一起扮演好“工具人/书”的角色。
2、从分工协作模式看实践任务单设计
有明确的分工的小组协作模式,使参与者能更快的进入主动采集资讯的状态。
根据实践任务的复杂程度可以有不同大小的实践团体,从个人到组。
当为了更贴近生活,更倾向相对复杂的实践任务,需要协作完成时,团体内部的每一个角色都应得到锻炼、发挥作用。
经过教学研讨、反思总结后,将实践活动调整为以小组对抗形式组织,即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解答前一组提出的问题,同时提问、同时实践、按序演示说明。题目类似于“请比较各篮球队的比赛得分率,并找出最佳球队”。
本课时主要介绍的是“排序”、“筛选”、“分类汇总”操作,如果有学生使用其他手段解决了问题,并没有达到实践练习的目的,是否认定本次实践操作是失败的。那么是该刻板的规定必须使用今日所学的方法?还是该调整任务内容,增强适配程度?前者肯定不可取,后者能找到更适配的案例固然是好,但若太过刻意脱离现实,是否也违背了实践的目的,变成为了练习而练习。为了更好的解决这样的矛盾,分工协作的小组活动会带来不同的思想碰撞,经过组内讨论最终选择的操作方式、得出的经验结论都是同学们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再者,关于组内分工,各司其职。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是否完成了本职工作?我在组内是不是有必不可少的作用?我还想尝试其他角色吗?我们学生习惯性的总是听从教师的指挥,通过自我评价和反思让学生自发的去思考如何规划和组织、如何使用工具和资料、如何表达和阐述等等。强调重视给予表达者表现的机会,解出答案需要动脑又动手,演示和表述不仅仅要自己明白,还要让受众也明白,能力要求更全面。实践活动必不可缺表述、展示的步骤。
实际情况下,当精心设计的分组实践正式开始时,学生出现了短暂的组织上的混乱,个体差异使每个实践小组都有不同的行动特色。
3、从互动会话停顿看教师定位
节奏合理的停顿,组织有效互动会话,是教师的“指导者”、“支持者”身份最重要的亮相时刻。
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从旁扮演“工具人”,但实践活动不是从头到尾由学生操作,适时的暂停有助于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仿造“STEM教学”的实践所得分享,项目式学习的阶段性任务汇报,要让学生明白:
1)要停顿,再简单的任务,也需要停顿、思考和总结。重新出发会更明确目标。
2)要学习,学习借鉴他人的智慧,取长补短。
3)要分享,知识的分享和学习是公平的,要因为他人向自己学习而感到骄傲。
4、从意义建构看学习评价
不忽视学生的已有经验,充分尊重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的任何尝试,帮助学生重构、内化知识。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习得是通过学习情境设计创建、详细的项目分工协作、积极有效的互动会话、以及藉由认知鸿沟主动蒐集所得的意义建构。
任何知识技能都不是凭空独立存在于学生的脑海中,同样任何课时、学科内容都不是独立于教育的。通过任务实践组织的教学,学习评价更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形成学习档案,观察动态学习数据。
根据初中信息技术的学科实践任务特别多的特点,笔者更赞成“期初预设目标——中期自我评价——期末自我评价”的模式开展,个体以自我纵向比较为主,个体间的横向比较为辅。
总结反思:
作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通过教学实战、教学研讨、经验总结和教学改进等,笔者收获了很多,感触颇深。
首先,学生的个体差是巨大的,总能带来惊喜。从学生们想出来的“难题”、自发组织解题、表达呈现等都能看出学生的信息素养,让教师更直观的了解学生的知识状态。这是以往教学课堂不曾关注的方面。
其次是“停顿”带来的福利。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是思想的碰撞,是个体在高速的汲取知识,那么适时的停顿总结、分享、学习,就是在重构、内化知识。小组二次出发明显较之前更有动力更有冲劲。
最后,借由“新冠肺炎”疫情的机会思考,当一节信息技术课走出机房,会是什么样子?我们信息技术课堂要培养的学生,不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帮助生活、改变生活吗。信息科技依旧在高速发展,走出机房,我们进入的是更真实的被信息覆盖的世界,那就一定能够组织好属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