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生活、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来说,班级管理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直起着关键作用,要求班主任能够充分结合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需要,对自身的工作方式进行不断调整,采用真正行之有效的方式对班级进行管理,使学生能够具备专业技术型人才应具备的关键能力以及品格。本文先对培养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与作用进行了简单概述,再对如何通过班级管理培养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班级管理;中职;培养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核心素养是学生得以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以及必备品格,作为中职班级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需与学生未来的就业需求导向以及终身发展方向进行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各种管理手段对学生们的核心素养进行有效提升,使学生能够将专业技能型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与素质充分体现出来,本文将对如何通过班级管理培养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进一步探究。
一、培养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与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对学生而言,全面发展是社会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下,更是对学生提出了全新要求,这对于中职班主任的教育工作来说也是一个新的出发点以及落脚点。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中需要更加具有紧迫性和时代性,从而有效培养出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当学生具备核心素养后,不仅有助于学生在班级发展的大环境下逐渐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还能促使学生今后的发展更加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能够做到脱颖而出。鉴于此,作为中职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需要更加主动且有效的帮助学生培养其核心素养,促使中职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促使学生更加满足社会未来的发展需求
我国发展的脚步越来越迅速,因此社会对于当代大学生也就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但由于大部分班主任在进行教学任务时未充分涉及到这方面内容,导致很多中职学生在个人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残缺。如此一来,不仅会对中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产生直接影响,还会对学生未来的整体发展产生影响。鉴于此,作为中职班级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需要更加积极且有效的帮助学生培养其核心素质,从而对这一现状进行有效改善。如此,不仅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还有助于学生更加适应今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由此可见,中职班级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需要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逐渐渗入其中。
二、如何通过班级管理培养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
中职班级班主任在具体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主要可以通过健康生活素养、科学精神素养以及责任担当几方面使学生得到有效发展,在此基础上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及基础素质。
(一)提升学生健康生活素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自我意识、身心将康以及人生规划等是健康生活素养的集中体现,主要可以划分为健全人格、自我管理以及珍爱生命等主要内容。在学生的自主发展中,健康生活素养可以看作是物质基础,对于学生的终身健康发展来说影响尤为深远。为了能够将学生的健康生活素养进行有效提升,在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需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比如,班主任可以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在干预的过程中要仔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观察,对于那些可能存在一定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及时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最大限度帮助学生排除心理上的健康隐患,帮助其逐渐获得心理健康。
此外,对于那些经常犯错误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通过一定的沟通技巧与学生进行沟通,从而对其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可以采用建议以及谈话的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学会如何把控自己,从而尽量避免小问题的出现,有效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当班主任面对全体学生时,可以巧妙利用各种不同途径,引导学生正确的进行自身的人生规划,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促使学生能够在追逐自己人生理想的过程中,逐渐将自身的自我价值实现[1]。
(二)提升学生科学精神素养,加强学习管理
就学生核心素养文化基础层面来说,科学精神素养是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科学知识与技能的运用、理解和学习,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行为表现、思维方式以及价值标准,主要可以将其分为批判质疑、理性思维以及勇于探究等要点。中职班级的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中,需要结合职业院校自身的办学特点,从而有效对学生进行学习管理,对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进行有效提升。
例如,班主任可以充分结合中职学校的职业化办学这一特点,科学有效的对学生的专业课程进行管理。第一点,需要对学生的专业课程出勤率进行有效保证,最大限度减少出现缺勤的情况,使学生能够更加自主且自觉的对专业课程进行学习。第二点,班主任可以密切的与专业课程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使专业课程老师能够将专业技能比赛等教学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对本专业课程的学习激情及兴趣。此外,班主任还可协助专业课程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积极展开探究类的学习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用于探究的精神。第三点,为了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使学生更加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道路,为学生树立职业理想,班主任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式,充分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使学生在毕业前即可获得浓厚的敬业精神。在敬业精神的不断引导下,学生即可更加拥有学习专业课程的动力,促使学生取得学习上的进步[2]。
(三)提升学生责任担当素养,积极组织班级活动
所谓责任担当素养,指的是对待国家、社会、国际等问题时,学生能够发挥正确的情感有态度从而指引正确的行为,其主要可以分为国家认同、社会责任以及国际理解这三大要点。为了培养并有效提升学生的责任担当杜洋,在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可以通过班集体学习活动或者组织学生展开主体班会等形式,对班级内学生展开集体教育。
比如,可以就“立足专业领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主题展开班会。首先,班主任可以将我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设立的目标为学生进行介绍,之后由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讨论如何立足于自身专业,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贡献。鉴于此,学生即可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充分将自身的想法以及美好愿望进行表达,逐渐体现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以及对国家的认同。通过班会的开展,学生会逐渐意识到职业人才对于我国目前的发展建设的重要性,在发掘出职业自豪感的基础上,也提升了其责任担当素养[3]。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提升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来说,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作为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需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以及院校自身的办学特点出发,提升学生健康生活素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提升学生科学精神素养,加强学习管理、提升学生责任担当素养,积极组织班级活动,从而使学生逐渐具备就业需要的挂念能力以及必备品格,最终成为一名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唐茜,王丽红,李宏昕.中职班级管理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人文之友,2018(21):96-97.
[2]陈淑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培养核心素养,带动班级管理[J].商情,2019(48):54-55.
[3]聂薇.班级管理中对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8(15):285-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