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发挥小学班主任德育功能的对策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6期   作者:黄志标
[导读] 在新时期,班级管理活动的有效实施和学生健康的成长发展都离不开班主任的德育功能的发挥。
        摘要:在新时期,班级管理活动的有效实施和学生健康的成长发展都离不开班主任的德育功能的发挥。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本人在组织小学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尝试从给予精神关怀、建设班级、管理学生这三方面入手,发挥自身的德育功能,实现立德树人,驱动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功能;实施对策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朱熹的这句话点了教师的职责,其中,“传道”是教师需要首要完成的教育任务。班主任作为教师群体中的一份子,在组织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同样要建立育人理念,从多方面入手发挥自身的德育功能,使学生们在道德的熏陶下,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行,实现健康发展。我在组织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一般会从精神关怀、建设班级和管理学生这三方面入手,发挥自身的德育功能。具体做法如下:
        一、给予学生精神关怀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这本书中对教育做了一个明确的界定,指引着广大教师在组织教育管理活动的时候,采取适宜的手段帮助学生们实现精神成长。但是,在传统的教育管理活动实施过程中,大部分班主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升学率作为重点,每天反复叮嘱学生要好好学习,忽视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导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阻碍,发展受限。立足当前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叶澜老师提出了“生命化”的教育理念,这与雅思贝尔斯的教育认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对此,我在组织小学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会在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给予学生们精神关怀,使学生们在我的关爱喜爱,实现健康发展。
        以执教班级的小A为例,他原本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学生,近些时间,不知道为何,总是形单影只的,不愿意与其他学生交往。在发现小A的异常行为之后,我感到很担心,于是,利用课余时间,邀请小A到操场上走一走。在漫步的时候,我第一眼见到他的印象开始说起,慢慢地提到他近期的异常表现。在我的循循善诱下,小A吐露了实情。原来,他的妈妈最近给自己生了一个小弟弟,全家人将注意力都放在了小弟弟身上,觉得自己被忽视了,家人不再爱自己了。在了解了情况之后,我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小A进行劝导,使他认识到弟弟存在的意义。接着,我和小A的父母取得联系,反映小A的异常表现,希望父母能关注小A。在我和家长的不懈努力下,小A不仅变回了以前的样子,还学会关爱弟弟,乐于与他人分享弟弟的成长。小A的变化,使我认识到,在组织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班主任要给予学生精神关怀。


        二、学会建设班级
        班级是班主任实施各项工作的主要场所,而建设班级不仅是班主任组织班级管理活动的主要任务,还是践行德育功能的主要方式。因此,在组织小学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班主任要重视班级建设,且学会从不同方面建设班级。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建设班级的时候,通常会从环境建设入手。
        具体地,在教室门上,我会和学生一起手绘具有激励性的图画,使学生们在还未进入教室的时候,就受到激励。在教室前侧的黑板上,我们在左侧,设置了“今日任务栏”,将学习、成长计划明确地标注出来,使学生们在观看中,能准确把握成长方向。在后侧黑板上,我们设置了不同的“栏目”,如“我来讲故事”,由学生每天写一个励志小故事;“规则,由我遵守”,展现本班的规章制度。在不同栏目内容的熏陶下,学生们自然会受到感染。在教室的墙壁上,我们则张贴一些名人名人;在窗台上摆放绿色植物。如此班级环境的建设自然促进了学生们的有效发展。
        三、学会学生管理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活动实施过程中,为了约束学生们的行为举止,班主任往往会设置严苛的规章制度,不成想,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学生们对这些规章制度产生了排斥,故意做出违反规定的事情,导致班级管理效果不尽如人意,而且,学生们的发展也受到限制。
        面对学生的表现,我在组织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尝试在以人为本该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管理权利还给学生们,使学生们在自主性的发挥下,自觉遵守制度,互相监督,提升行为水平,树立责任意识。具体地,我在建设班级的过程中,首先组建班干部群体,指导班干部上传下达任务,监督、指导其他学生,同时践行自身的责任,为他人服务。面对其他学生,我则组建异质小组,根据各个小组成员的发展情况,为他们赋予不同的责任。如讲卫生的学生,担任小组卫生委员,安排清扫任务,以身示范,讲卫生。在个体责任落实中,学生们不仅可以约束自我,提高行为水平,还可以在自觉承担责任,践行责任。
        总之,在立德树人的指导下,班主任在组织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要树立育人理念,从精神关怀、建设班级、管理学生等方面入手,发挥德育功能,使学生们在多样的活动体验中,受到道德的熏陶,践行道德行为,实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策略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8):197.
        [2]邱萍.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重要性与实现途径[J].当代教研论丛,2018(06):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