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6期   作者:廖素柳
[导读] 本文立足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从开展趣味游戏,
        摘要:本文立足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从开展趣味游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展情境表演游戏,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开展比赛游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三个方面展开探究。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小学音乐;兴趣;情境表演;比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许多学生厌倦学习,进入“不赶不动”的恶性模式,这主要是教师未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不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导致的。新课改实施以来,主动学习模式的优点得到几乎所有教师和学生的认可,而这也就需要教师更加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而非强制地“灌输”知识。游戏教学法是将游戏融入知识教学中的一种方法,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能有效地提高学科教学的效率。而作为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的一种,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教师也需要有效地利用游戏教学这一形式,通过“主动学习”这一模式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一、开展趣味游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音乐本身趣味性较强,相比语文、英语等学科在教学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还是时常感受到力不从心。小学生正在喜欢新鲜事物的年龄,而音乐这一课程即使在初次接触时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但在长时间的学习中,学生还是容易兴趣转移,而这也就需要教师寻找新的刺激点。相比音乐,游戏种类更多,趣味性更强,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这就需要教师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开展趣味游戏,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音阶时,教师可以开展“打花巴掌”的游戏,让学生将拍巴掌分为七种力度,跟着曲谱和歌曲的演奏使用不同的力道击掌,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音阶的知识。当然,在学习节拍时,教师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如一个节拍学生需要击掌,半个节拍学生需要拍腿等。当然,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分成两人一个的小组,让两人合作“打节拍”。这样,通过多样化趣味游戏的开展,教师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阶”“节拍”这些知识,还将枯燥的音乐理论知识变得有趣,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音乐教学的效率。
        二、开展情境表演游戏,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音乐是一种情感教育,而小学音乐教材选择的都为经典曲目,可以说每首曲子都有着丰富的感情。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没有国界的语言,但却有着一定的门槛。而小学生阅历低,生活经验少,故很多时候无法从单纯的音乐中体悟到其蕴含的情感,这就需要教师创建一定的情景。

而通过情景表演游戏的创建,教师能让学生对音乐中的故事进行演绎,从而充分体悟到音乐中的情感,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例如在《嘀哩嘀哩》这首歌曲的教学中,在正式地欣赏之前,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春天的场景:山披青衫、树抽新芽、鸟飞蝶舞、黄鹂歌唱。而在欣赏了画面之后,教师就可以询问:“你们有什么感受呢?”并在学生回答之后让学生对画面中的小动物进行模仿,如黄鹂叽叽喳喳的歌唱,蝴蝶翩翩飞舞,鸭子悠闲地戏水等。而通过视频和这样的模仿游戏,一幅春天的画面徐徐在学生的眼前展开。而之后,教师就可以播放《嘀哩嘀哩》音乐,正式进入歌曲的欣赏环节。这样,通过情景表演游戏,教师增强了学生对《嘀哩嘀哩》的理解和感悟,对于提高学生欣赏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开展比赛游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
        音乐中不止有欣赏课程,还有实践课程,而音乐的教学也不只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听”音乐,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唱”。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学生却对“唱”兴趣缺缺,从而消极怠工,在合唱训练中出现滥竽充数等现象。竞争是自然界永恒的主题,相比成年人,小学生对胜利更加地渴望,竞争欲望也更加强烈。而这也就需要教师将学生按照适当的原则分为数个小组进行歌唱比赛,以这一极富有竞争性的游戏有效提高其在音乐教学中的参与程度。
        例如在《阿里里》这首歌曲的教学中,在欣赏了音乐并让学生充分了解纳西族的民族特色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伙伴,组成双人、三人、多人等模式,并通过讨论选择适合自己小组的表现方法。在实际的比赛环节,学生可以对唱,也可以歌伴舞。而在每一组比赛结束后,教师都可以组织全体学生为这一小组的表演打分,并在所有学生都表演后为表现优异的学生小组颁发纪念奖品。在求胜心理和集体荣誉感的推动下,所有学生都会努力地表演。这样,通过比赛这一竞争性游戏的开展,教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实践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课堂活动参与度,有效提升了音乐课的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游戏教学法在小学的学科知识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作用。而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则需要以趣味游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情境表演游戏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并以比赛游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这样,教师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构建“主动学习型”音乐课堂,有效地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章悠.结合音乐游戏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趣味性[J].北方音乐,2019,39(24):192+202.
        [2]谢碧珊.音乐游戏在普通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施[J].北方音乐,2019,39(23):214-2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