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能力形成的基础时期,良好的鼓励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鼓励式教学方法被广泛运用到了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教育学生最好的方法就是鼓励他的好行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通过鼓励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更多地创作灵感,从而激发美术学习的潜能,得到艺术素养的充分提升。本篇文章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利用专业术语进行鼓励的方式和作用进行探究,以此供同行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专业术语;鼓励;小学;美术
鼓励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兴趣,从而逐步形成主动学习的行为,促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这一教学方式,将激励和动机充分结合,用语言这一有效的激励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从而得到教学质量的提升。在美术教学中,通过专业术语鼓励这一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性,建立学生个性创作的自信心,进而形成独特的审美能力。
一、鼓励自主体验,增加参与热情
鼓励自主体验,即是鼓励学生通过自身操作和体会的这一过程,激发对美术教学的参与热情,进而充分体验到美术的独特魅力。而在美术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自主体验还是需要恰当的时机和手段,从发现到把玩再到探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创造这一合适的时机,如何使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就是充分考验教师专业能力的部分,也是教师终身学习的教学技能。
例如,在教授《装饰自己的名字》这节课时,教师举办了“谁的名字最好看”的评比活动,学生在自己姓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想象能力,对自己的名字进行了大改造的活动。在学生装饰名字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随地进行观察,查看学生的创作进程,并适时给出鼓励。这里所说的鼓励并不是随口说出的:“不错”“真好”“有创意”等等虚词,而是要从专业角度告知学生“好”在哪里,如,学生在装饰自己的名字过程中,用到了多种颜色,但整体创作看起来并没有凌乱之感。这时,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师:“装饰出的作品整体用色大胆且色彩和谐,看来你在色彩使用上很有天赋。”通过这样的鼓励,能够让学生知晓自己的作品的优势,从而能够将这一优势利用到之后的美术创作中,从而提升整体美术素养。
二、鼓励个性表达,培养审美意识
利用专业术语进行鼓励,能够使学生逐渐形成自身的审美判断,并以此为延伸,促进艺术上的个性表达,进而提高整体的审美素养。在艺术审美上,情感这一角度没有固定的标准,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看到的、感悟到的内容也会有所差异。因此,专业术语能够从理论层面上增加学生的知识,从而形成正确的审美素养,进而形成独特的审美表达。
例如,在讲授《星空的联想》这节课时,教师用课件出示了米罗的《星空》与梵高的《星空》这两幅作品,师:“这两幅画的名字相同,那么它们所表达的意图是否也相同呢?谈谈自己的看法。”通过教师的这一提问,学生就会对两幅作品进行细致的观察,有的学生会说:“米罗的《星空》是复杂多变的星空,其中包括很多小小的星球。”学生的这一表达充分体现出了学生对整幅作品的宏观把握,这时教师就要对学生的这一想法进行评价,师:“这位同学从整体构图上对米罗的《星空》进行把握,还能不能从色彩、线条、主题等方面进行阐述呢?”通过教师的评价,既鼓励了学生艺术表达的信心,还为学生提出了众多的思路供学生思考,从而激励学生结合自身个性进行思考,提升审美素养。
三、鼓励艺术创造,深化美术素养
艺术创造是艺术领域课程的培养教学的最终目标,学生形成良好的艺术创造力,是深化美术素养的基本要求。在艺术创造形成过程中,对理论知识的正确解读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现有艺术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是学生艺术创造力的表现,在这一过程中,现有艺术的基础是标准也是关键。而教师利用专业术语进行鼓励,就是告知学生艺术基础的途径,是深化美术素养的表现。
例如,在教授《彩泥世界欢乐多》这节课时,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对彩泥制作进行直观体验入手,利用启发的方式让学生对色彩、形状之间的组合和装饰进行尝试,从而使学生对彩泥的特性及表现手法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对彩泥制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如,学生利用蓝色和黑色的彩泥做了一条鲸鱼,师:“鲸鱼的身体不是应该是白色和黑色吗?你为什么会选择用蓝色替代白色呢?”生:“因为鲸鱼经常在海里游泳,所以白色被蓝蓝的海水染色了。”学生的这一表达就是充分发挥想象和赋予作品故事性的表现,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的这种想法,师:“那你愿意将蓝色鲸鱼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吗?”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充分创造,从而深化自身的美术素养。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通过专业术语对学生进行鼓励,能够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能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的过程,就是学生充分肯定自己的过程,能够增强学生的表达欲望,促进个性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励的作用,用鼓励代替沉默,用激励代替批评,维护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建立,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马颖,焦秀玉.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92.
[2]张文林.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9(3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