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的家庭教育历史悠久,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家庭教育方面我们虽然取得了诸多成就,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当前家庭教育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这种现象不容乐观。所以本文结合实际生活找出中国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原因展开论证,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以便更好的促进我国儿童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家庭教育 问题 策略
2004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要求“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家庭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要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这些都显现出我国家庭教育已受到足够的重视,标榜着我国在家庭教育领域取得的诸多成就。但在这些已有的成就的面前,我们更应清楚的认识到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大大的阻碍了我国家庭教育的发展。所以我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并结合自己在幼儿园实习的经验和实际生活找出中国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原因提出若干对策,以便更好的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所以我认为本文的研究是有实际意义的。
一、中国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家长不尊重孩子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的前途是可以按照家长的设计来实现的,孩子的未来掌握在父母的手上。父母当然以最美好的愿望和较高的期望来规划孩子们的前程。现代社会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必须按照父母的意愿成长。家长便以个人的经验和价值观出发替未成年的孩子做决定、做判断、做选择。
2、偏重智育的教育理念
如今知识经济的兴起,更加强调了知识的重要作用。家庭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可以适当地加大智力投入,但不能片面地强化智育,过分夸大智育的影响力。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味的关注孩子智力的开发,不惜花费大量的精力、财力和时间,对孩子进行识字、画画、算术等方面的培养,而忽视幼儿的品德教育、劳动习惯的养成以及自立性格的塑造。
3、重视物质享受忽视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明确的指出:“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人除了物质生活丰富心理健康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纯粹的物质生活的优越是不能弥补心里的缺陷。许多家长在物质生活上尽力满足孩子,竭力为孩子提供优越的条件,让孩子吃好的、穿好的,但他们不知道,一味的满足孩子的物质生活会使孩子失去奋斗目标。
4、重管教轻沟通
福禄贝尔认为:“假如儿童在这一年龄阶段遭到伤害,假如存在于他身上的未来生命之树的胚芽遭到损害,那么他必须付出艰辛和最大的努力才能成为强健的人。”显然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
5、重溺爱保护轻自理自立
由于计划生育的实行,中国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造成了一种倒“金字塔”结构的爱—幼儿集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众多宠爱于一身,过分宠爱便变成了溺爱。有的家长采取放任的管教方式,放任即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一些家长不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在“种子好”和“树大自然直”的思想影响下,总认为孩子年龄小,不懂事,长大自然会好的。
二、中国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
1、传统原因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历史的东方大国,人们重视教育,在古代无论是贫民还是贵族,都可依据学而优则仕的原则,通过科举来参与政治,光大门楣,泽披后世。这种风习一直沿袭到今天。不少家长仍残留着只有成绩好才能有发展的思想,导致如今的家庭教育频频走入误区。
2、制度原因
选拔和利用人才的价值取向是家庭教育走入误区的主要,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通过国家办的统考来为莘莘学子开辟通向名利和荣华富贵的大道。现今我们仍在沿用考试制度。一考定终身,考试形式单一,处于这种背景下家长自然而然的把孩子的分数看得尤为重要,把对孩子的智力开发作为当务之及。
3、家长素质
大部分家长没有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他们既不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也不了解孩子各个成长阶段的年龄特征,更不了解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所以他们不会运用恰当的方法去教育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4、社会原因
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导致如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家长忙于生计,忽视了和自己孩子间的情感沟通。孩子们忙于学习考试而对亲情淡漠了许多。家庭成员间的交流越来越少,相互理解也更差,这显然是不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
三、针对中国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找出的具体对策
1、尊重孩子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不论他们年龄大小,父母都不能包办他们的一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法律保护这孩子们的各项权益,他们可以有自己的隐私,他们有独立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如果他们从小受到了尊重,便会懂得自尊和尊重他人。
2、从偏向智育转向教孩子做人
家庭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知识、思想、品德、生理、心理、生活、技能等诸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思想品德和生活技能方面的内容,这是我国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和成功之处。从思想上、品德上关心子女,教会子女做人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任务。从古至今我们的家庭教育都非常提倡对子女品德上的培养。在方式上可以经常与孩子沟通,听孩子讲讲在学校中发生的事情,有意识地加以引导。
3、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相结合
卡尔·威特的父亲说过:“孩子是父母的翻版。”[ 《卡尔·威特的教育》威特著九州出版社2009年12月第57页
]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谈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中华书局北京白帆义务有限公司出版2006年9月第一版第77页
]”他强调家长自身行为要端正,才能教育好后代。其实孩子正像父母的影子,孩子的行为或好或坏都是父母教育的结果。许多家长之所以只重言传,忽视身教,主要是因为缺乏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识。
4、因材施教培养兴趣
王夫之曾经提出:“教以教人之学”,就是说教育者必须了解受教育者的特点,从而因材施教。现代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的,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要强调和考虑家庭教育的层次性,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出发把孩子从大人的世界中解放出来,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去营造一种适宜的教育,准确把握孩子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总之,对孩子的教育是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其中任何一个方面松懈都会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携手并进才能适应社会对未来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与时代同步,家庭教育在整体教育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由于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当前由于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独生子女一代特有的教育现象的影响,家庭教育格外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胡丹芝.略谈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1)。
[2]卡尔·威特.卡尔·威特的教育.[J]京华出版社,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