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对策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6期   作者:杜红霞
[导读] 社会实践是一项必修课,是学生亲近社会、了解社会的一个良好契机
        摘要:社会实践是一项必修课,是学生亲近社会、了解社会的一个良好契机,学校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的积极意义,并选择一个固定场所让学生定期去进行实践活动,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社会实践;对策与思考
        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很多学校即便意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但是,迫于社会以及家庭的压力,很少给学生安排社会实践,即便是参与社会实践,也多数是流于形式,对于真正促进学生成长毫无用处。本文拟分析当前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其一,学校安排的实践活动往往过于单一,学生在初次参与的时候,可能还有较高的兴趣,但是若是长久是一种单一的形式,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倦心理,从而在心理上抵触各种实践活动,这样学生便缺乏自主创新的时间,从而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其二,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很多学校安排实践活动常常是为了完成任务,所以,常常流于形式,且活动也常常停留在表面,这就会导致部分学生厌倦并且反感这样的实践活动,并很难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去。除此之外,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学校将升学率看的很重,所以很难安排出过多的时间去支持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从而导致社会实践缺乏一定的实效性。
        其三,学校对于实践的重视不够,除了学校之外,还有家庭。很多家长认为学生在该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是去学习,而不是参与各项实践活动,然后会给学校施压,导致学校在开展实践活动的时候,常常畏手畏脚;学生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也常常会被家长不理解,不支持,从而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而社会上对于学校开展的实践活动常常也不认可,认为学校是在作秀,从而对学生冷嘲热讽,这些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到活动的正常开展。除此之外,很多学校会将大部分精力防在教学上,导致对各种实践活动不够重视,缺乏强有力的措施。
        二、初中生社会实践的措施思考
        通过分析当前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思考,思考如何更好地提升社会实践的实效性,让学生真正在实践中获取相应的感想与心得。
        1.明确活动目标
        参加社会实践之前,教师与学校要明确阐述本次实践的目的所在。

例如,雷锋月的时候,去附近的公园捡拾垃圾,那么在活动之前,就要告诉学生,通过捡拾垃圾,意识到自己平时的行为习惯是否得当,是否在学校外面随地随手丢垃圾……在辛苦的劳动中,是否意识到了环卫工人的辛苦,那么在之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是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也约束自己家人与朋友的行为呢?
        明确了活动目标之后,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自然会进行反思并观察其他同学与教师在此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从而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足,进而在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便达到了实践的目标。
        2.活动形式应当多样
        初中阶段的学生想法较多,也比较活泼好动。那么学校在策划实践活动的时候,则需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并创新活动形式,让学生愿意真正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
        首先,活动形式多样化。如前文所说,当前的实践活动常常存在单一化的情况,为了让学生对实践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学校可以结合当地实际,设计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像是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让学生依据自己不同时间的不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实践活动去参加,这样学生便可以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真正投入进去,并真正有所得,这也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初衷。
        其次,活动时间要全程化。很多学校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时间,会将社会实践安排寒暑假,这会让学生将学校与社会实践完全割裂开来,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所以,学校可以将其安排在周六日或者课余实践进行,让社会实践变得常态化,从而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以促进教育教学的高效发展。像是安排周末去进行社会调查,然后利用周末时间完善自己的调查结果,周一上课之后,以班级形式展开讨论,这样便让整个实践活动变得全程化,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点评,从而满足学生的成就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真正体现了实践即教育的功能。
        最后,活动内容要足够丰富。这就要求学校充分了解当地情况,并给学生安排不同种类的实践内容,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充分了解自己的家乡,并对家乡的基本环境、经济发展程度和文化发展等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加深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也激励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更加投入,为以后建设更加富强的家乡做出贡献。
        综上,在社会实践中,学生了解与接触了社会,也提升了自己的思想道德认知,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也学到了很多的新知识,像是学会调查数据并分析数据,也学会了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利用,在实践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与距离不断拉近,所以,学校要看到社会实践给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并安排适当的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参与进来,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新菲,帅炎平:提高初中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的对策与思考[J].素质教育,2014.
        [2]高晓光: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得更远更扎实[J].基础教育参考,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