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6期   作者:王鸿钰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引起教育者的关心和重视。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引起教育者的关心和重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的关键。笔者仅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与经验,从“丰富教学素材,培养国家意识”“创设问题情境,培养理性思维”和“联系生活实际,健全学生人格”这三方面入手,就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探究展开详细的讨论与阐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
        核心素养的提出使教师明确了引导学生发展的方向,也促进了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我们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充分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使其具备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以下,笔者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围绕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探究做进一步分析。
        一、丰富教学素材,培养国家意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共享。而信息技术又具有资源丰富、形式多种多样、获取便捷等多个特点,是获取大量教学资源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积极搜索和教学有关的素材,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我们国家的发展历史,以此来扩展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
        例如,在教学“坚持改革开放”这部分教学内容时,笔者首先给学生们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和人们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相关的摄影作品,通过这些图片资料,可以让学生们直观地、一目了然地认识到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之后笔者又给学生们展示了改革开放时期留存的人物采访,使同学们从不同侧面了解更加真实的历史。然后在讲解“中国腾飞谱新篇”时,笔者还给学生们展示了精准扶贫、物流发展等有关图片,以及《厉害了,我的国》的视频。通过这些丰富的资料,学生们可以充分地认识到改革开放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从而自觉成为改革开放的拥护者和支持者。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理性思维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有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由此可见“问题”的重要性。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针对性、难度适宜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发学生思考,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延续文化血脉”这部分内容时,笔者首先给学生们播放了《公益广告:文明》的视频,并请学生们思考“为什么这些节日能够传承至今?”通过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们明白延续血脉文化的重要性。接着笔者又给学生们播放了《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频,同时给学生们介绍了我国文化遗产的真实情况,由此笔者提出:“有些文化遗产在我们现代生活中并不具备使用价值,没有必要保护。你赞同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然后笔者请同学们分成正方和反方,分别来阐述保护或者不保护的观点。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来展开探究讨论,既可以使学生养成严谨的求知态度,又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使学生能够客观地看待问题。
        三、联系生活实际,健全学生人格
        在以往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很多教师都非常重视知识的分析和讲解,而很少关注这些知识与我们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仔细探究我们的课本可以发现,很多实例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鉴于此,我们教师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将学生们熟悉的场景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从点点滴滴的事例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例如,在教学“共筑生命家园”这部分教学内容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们探究和分享了“小河边该不该建造纸厂”的问题,使学生们明白一定要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其次,笔者和学生们探讨了“为什么塞罕坝从‘美丽高岭’变成‘黄沙漫漫’,又变回‘林海绿洲’?”的问题,由此使学生们理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严格遵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这一知识点,同时引导学生们写一份环保倡议书,来传播环保理念。最后,笔者还开展了“低碳微行动”的探讨,并请同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如尽量少使用或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筷子,随手关闭水龙头,随手关灯等。生活实践和课本知识的结合,不仅将所学知识变得更加的直观和立体,使知识具有趣味性,还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随时随地开始学习的意识,有效的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总而言之,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无法急于求成,需要我们教师长期不断地坚持和引导。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和素养,和学生一起努力,共同进步。同时还要积极研究相关的教学要求,以确保教学策略的科学性、可行性,最终构建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参考文献:
        【1】陈惠如.以核心素养为视角,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10.
        【2】黄晨.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法律意识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