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6期   作者:胡伟
[导读] 微课是指一种长约十分钟的短视频,其短小精悍的特点解决了传统教学的弊端
        摘要:微课是指一种长约十分钟的短视频,其短小精悍的特点解决了传统教学的弊端,让更多的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课堂重点,让更多的学生懂得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最终完成教学目标,可见,微课的应用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对微课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让更多的学生懂得如何学习文言文,并且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语文学习的发展做好保障。
        关键词:微课 高中语文 文言文
        文言文是我国文化的精髓,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所以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因为时间的不同,导致一些词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发生了改变,这让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除此之外,还存在一定的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使得学生在翻译整篇文章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将文言文中某个知识点录制成微课供学生进行学习,以此解决教学难点,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作为一线教师,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微课中讲述文言文的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常见的问题,它是指名词当作动词、动词当作形容词等来出现的一种形式,如果学生分析不到位,那么会影响接下来的翻译,阻碍了文言文的学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将文章中的这部分内容录制成微课供学生进行观看,使学生通过视频的学习积累一定的经验,最后将其进行掌握,从而为接下来的翻译做好铺垫。
        例如,在教学《寡人之于国也》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本文进行整体的理解,并自主进行翻译,于是笔者将本节课的词类活用这部分内容录制成微课供学生进行了学习,具体内容如下:
        1.填然鼓之鼓
        鼓一般为名词,是一种器具,在这里名词做动词,解释为打鼓。
        2.七十者衣帛食肉
        衣是指衣服,作为名词应用,在这里作为动词,穿衣服。
        3.请以战喻
        战一般是指战斗,是动词,在这里是战争的意思,做名词。
        ……
        经过这节微课的学习,让学生在面对新的语句时,首先对词性进行了分析,之后结合具体的词性将句子进行翻译,这样不但提升了翻译的准确性,而且还丰富了自身的知识体系,为接下来的应用做好了铺垫。
        二、微课中讲述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常常会包括一些特殊句式,如肯定句、状语后置句、判断句等等,如果无法判断这些句式,那么会影响整体内容的理解,这时教师同样可以运用微课将特殊句式进行讲解,总结和归纳特殊句式,最后让学生在见到这类句式后能够快速地做出判断,翻译出来。这样一来既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二来,让更多的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最终实现文言文教学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劝学》这节课时,笔者为了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充满兴趣,并且做出正确的解释,于是将这节课的特殊句式进行了总结并录制成微课供学生进行了观看,具体内容为:
        1.判断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用心一也/用心躁也。
        句子解释:……也,是判断句的标志,当看到这个字时就可以从判断句入手进行猜测。
        2.定语后置句:蚓无抓牙之力,筋骨之强;
        句子解释:本句中的定语为力和强,这两个词语分别修饰抓牙和筋骨。
        3.状语后置句: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句子解释:蓝为青的状语,所以为状语后置。
        总之,经过这一微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特殊句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掌握了其中的规律,这为接下来的文言文学习打好了基础,丰富了自身的知识框架。
        三、微课中讲述文言文的中心思想
        要想学好文言文,除了能够将整篇文章进行翻译之外,学生还要将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中心思想进行总结,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掌握文章的内涵,但是很多学生由于理解能力和总结能力欠缺,导致他们在理解文章时存在一定的误差,这时教师可以将文言文的分析录制成微课供学生进行学习,久而久之,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思路,以此完成文言文的教学任务。
        例如,在教学《归去来兮辞》这篇文章时,笔者将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情景让学生进行了想象,并通过微课的分析,使学生感受整篇文章的写作意图和中心思想:
        1.饮酒:“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2.动作表情:“倚”、“审”这几个动作来体会作者闲适、随意、无拘无束。
        3.活动分析:乐琴书、悦亲戚之情话。
        经过这些情景的分析,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生活状态以及心境,最后在微课中总结和整理作者的写作意图,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的思想得到共鸣,从而总结文言文的主旨大意,实现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微课在文言文教学的中的应用是一种趋势,更是一种教育发展的需求,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钻研微课的制作方式和内容,使学生通过微课的学习来梳理学习思路,并分析文言文中的重点知识,构建自身的知识结构,最终完成文言文学习的目标,让每一位学生懂得如何学习文言文,提升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今后的成长和发展积攒能量,为成为社会主义的优秀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余安妮. 微课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扬州大学,2017.
        [2]吴伟蓉.微课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技术,2014(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