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性探索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6期   作者:王瑞环
[导读]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存在着的不当观念以及错误教学方法,使用更加符合时代以及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策略,切实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创新能力,促使学生成长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优质人才。因此,探索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性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发展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而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的教学也迎来了更大的机遇与挑战。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抓住时代的需求,了解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出传统教学中存在着的问题,设计出更加符合需求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信息技术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足准备。以下就是对此的一些具体看法。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着的问题
        教学难以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教材上的知识以及操作方法,更在于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以及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能够更加热爱信息技术学习,将其当做一种乐趣,从而使教学能够满足学生未来参与社会生活的需求。
        机房环境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了限制。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场所就是机房,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为学生营造开放的机房环境,让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学习交流,从而扩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展开自主性的学习。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策略
        1.提供数字化学习资源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将数字化学习作为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主要方式,利用数字化资源去丰富学生的学习条件,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展开学习与创新,让学生获得更加灵活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从而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度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
        比如,在学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这一章节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展开教学,让学生可以在微视频的帮助下了解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的具体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需求,随时随地地观看视频资源,而无需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继而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实践效果。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地利用数字化资源展开教学,发挥出信息技术教学得天独厚的优势,让学生逐渐懂得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形成良好的信息文化素养。


        2.合理地开展选修活动
        信息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着的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不能墨守成规,一味地按照教材进行教学,而是应当结合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合理地扩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选修活动,让学生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魅力,体会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蓬勃的生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比如,针对现如今三维技术发展迅速的现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适当地学习一些与三维相关的软件,如3DMax、Unity等。教师可以首先利用少量的时间向学生介绍这些软件的用途,Unity可以用来制作游戏,3DMax可以用来制作三维模型等等,在介绍完了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兴趣小组,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加入到不同的兴趣小组中来,并且在学案以及微视频的帮助下学习这些软件的安装、基本使用方法等知识。这样,通过选修活动的适当展开,有助于丰富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信息技术学习的乐趣。
        3.有效展开综合实践活动
        高中学生正处于行动力较强的年龄阶段,而信息技术正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展开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需求以及经验,创设性地进行学习,做出令人满意的成果出来。这样,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力,使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焕然一新。
        比如,在学习“音频、视频、图像信息的加工”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相应的活动,让学生将自己脑中的知识都呈现在作品上。高中学生已经有了广泛的兴趣爱好,通过本次活动的展开,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如动漫、音乐、传统文化等,在网络上搜集对应的视频、图像等信息,适当地进行加工处理,形成一个完整的作品,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也能够有所了解。这样,有助于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实践能力。
        本文针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性展开了一番探索。高中学生正处于创造性思维不断完善的年龄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起结合需求设计教学策略,使信息技术教学得到不断的发展,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可以获取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帮助学生成才。
        参考文献:
        [1]肖广德,魏雄鹰,黄荣怀.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建议[J].中国电化教育,2017(01).
        [2]艾元元. 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技能课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