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时间以来,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整体水平偏低,主要体现在:一是胆小,缺乏当众说话的勇气,或者说话时很拘束,别人根本听清;二是不善于说,说话时没有目标或层次不清等。这种现状既影响了课堂教学,使课堂师生互动的教学理念不能有序实施;也直接关系到他们六年后进入初中时能否较好的与人交往,以便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农村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从语言学观点出发:口语交际就是交际双方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和口头语言进行信息传递和思想情感交流的一种语言活动。口语交际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学高段学生通过学习形成必要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被重视,然而我们的小学学生,尤其是农村的学生,口语交际的现状着实令人担忧。因此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我根据多年农村教学工作的探讨,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形成了我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农村学生口语交际基本情况。
根据了解,不善于言谈致使许多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后甚感苦恼的问题。他们在个人熟悉的交际圈还能够自主交谈,遇到人多的场合或上课老师提问便期期艾艾、词不达意,在众目睽睽中讲话更是忐忑不安。在农村小学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头头是道,下面的学生们端坐静听。只要老师提问,学生们脸上就呈现恐慌的神情,仿佛过关斩将一样。不是面红耳赤、默默无言,就是吞吞吐吐、含含糊糊,能够做到态度自然,表达流利的可谓九牛一毛;分组讨论问题,当忠实听众、不如正题的居多,根本没有讨论的气氛。在师生生活教学中,多数学生很难向教师请教问题,同学间交流难以文明得体……不善表达不但妨碍了学生参加社交活动,而且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们的要求。
二.造成农村小学口语交际能力极低的原因。
1、农村现实环境、消息的闭塞,使学生们缺少城市里的交际环境,涉及各种专题知识的交谈或演讲等,农村学生源于生活环境及读物匮乏等限制,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明显低于城市学生的水平。
2、农村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等因素倾向于文静的性格也制约着他们与人交往的主动性,能够得到锻炼的机会比较少。
3、教师和家长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想的影响,只重视分数的提高,忽视了各种实际能力的培养。
4、部分教师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没有积极地为学生创造口语交际的条件和氛围,甚至放弃了对农村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三.口语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历史上,孟子以口才著称于世,苏秦游说六国,孔明舌战群儒……他们凭着出色的口才令人信服,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世人对他们称赞不已。同样,在今天竞争激烈的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纵横捭阖、舌绽莲花,着实让人羡慕不已。
当今的时代也是一个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口语交际再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一个人如果听别人说话而不能快速作出反应,就难以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就会在现代生活中处处碰壁。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不仅如此,而且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地提出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具体要求,这个目标的提出既向教师和学生发出新的挑战,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提高农村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些策略。
1.力争排除方言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干扰。“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准确,敏捷,有效的口语交际能力。”现代交通的迅猛发展,人们交际突破了空间的限制,但地方方言在一定程度上妨碍着不同地域人们的交际。所以说一口规范流畅的普通话,是现代交际的首要条件。可是我们历来重课堂使用普通话,轻课外使用普通话,重书面语言标准化,轻口头语言标准化。特别在我们四川东南地区,四川方言依旧是我们校园交际的首要语言。一部分教师仍然用方言教学,学生老用方言在课堂上与师生交流,同学之间平时也用方言进行交际,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因此,必须大力推广普通话,把推普工作做到每一位学生心中,营造一种以说普通话为荣的环境。鼓励学生不论上课发言,还是课后交谈,一概使用普通话。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进行语言训练的条件。在说话中帮助他们纠正语音,培养说话的语调、语感,达到交谈自然得体,并养成口语交际的良好习惯。
2.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创造良好的平台。比如,学校大队部或中队会应不定时的举行竞选演讲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辩论赛或举行演讲比赛等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参与中,触景生情,畅所欲言,并借此锻炼能力,可练语调,练姿态,练胆量,练大脑的应变能力,著名的演说家卡耐基说“向一群人作即席演讲,其实不过是在客厅里对朋友即兴讲话的扩大而已。”如练到这一步,学生不就走向自由独立运用口语的境界了吗?我因一直在农村小学任教,十分了解农村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因此每当接到一个新班级,我都要对学生进行口语方面的训练。我认为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坚持课前五分钟不分内容不分形式的演讲能很大程度提高学生的胆量以及流利说话的能力。
3.充分利用教材,形式多样,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叶圣陶先生说:“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方能熟练”。教师应有效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为学生说话创设环境,提高机会,指导评述,以达到训练目标要求。根据我的经验,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强化朗读背诵,打好说话基本功。第二:充分利用合作、探究和交流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第三,针对不同题材,体裁的教材,有的放矢地进行口语训练。
从上面内容来看,提高农村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任重而道远,教师只有在学生参与的时间、内容、方法上真抓实干,才会使口语交际成为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长期实践证明: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能够培养的,不怕学生做不到,只怕老师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做,只要老师改变自己的观念,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农村的学生也一定能精彩表演。
参考文献:
【1】张瑶.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000(006):P.134-134.
【2】刘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8,No.270(08):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