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语文低年级是学生完成识字教学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学生需要完成很多识字任务。但是在农村环境中成长的小学生在正式接触文字与语文之前与语言文字接触的机会有限,所以农村小学生的识字基础比较薄弱,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农村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教学策略
1 农村小学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学生实际学情不了解
父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对子女影响最深远,家庭是学生的又一学校。但是,当前大多数的农村孩子的家长还没有意识到小学生识字学习的重要性,一年级的学生几乎零基础进入小学阶段,他们在幼儿园阶段的学习中没有学到任何东西,进入小学阶段后,老师很努力让学生很快适应小学生活,学习拼音,识字,可是老师往往努力地进行教学,但是由于学校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家长不够重视,效率就很低。而且,在成长过程中,由于每个孩子的智力发展状况不相同,学生在进入小学学习之前他们所具备的识字能力和基础也有一定的差异。在进入学校接受正规学习之后,教师没有及时的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将所有的学生都当作有基础的学生来进行教学,没有看到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当前的部分教学纲要并不适合农村小学的教学状况。设置的教学目标过高,对于小学各阶段的学生都规定了相应的识字数量,这些识字量的规定严重超出了小学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承受水平。由于农村地区的教学因素影响,如果按照这样的教学要求进行教学,并不能够起到太好的教学效果。在繁重的教学任务影响下,反而导致学生对语文识字教学失去兴趣得不偿失。
1.2 识字效率较低
在当前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学中,学生由于缺乏对所学汉字的巩固。在一定时间之后,他们就会遗忘,这一现象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较低的重要因素。首先,学生的识字量太大,教师为了能够完成所设定的教学任务,将大量的生字教给学生。同时没有太多的实践,让学生对所学的汉字巩固与练习。再就是,教师重视学生的识字教学,忽略了汉语拼音教学,没有将二者有效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会形成短暂的记忆,所学内容较多时,就会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2 农村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2.1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小学阶段的孩子,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低年级识字课堂上特定教学情境的创设对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带动学生的识字积极性和学习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如:在教学《小小的船》一课时,我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创设蓝蓝的天的情境,把“船”字写在图片弯弯的小船上,把“星”字写在图片星星中间,图和字结合,融为一体,学生能正确念出生字,又能明白字的意思。低年级学生出于内在的、自发的兴趣而投入到了识字学习中去,其投入程度、专心程度以及学习效果自然会得到提高。
2.2 丰富教学方法
部分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引导的过程中,往往采用的都是一些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不仅没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同时也让低年级的学生不能准确地把握每一个字的含义及其读音,所以为了增强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上去吸引学生,我们要从各种角度把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让他们走进语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在不断认识语文知识的同时,通过有效方法的积极带动,使过程不再枯燥,使教学方法能够不再单一。真正地使学生感受到小学语文学习更多乐趣,让他们能够自主地付出更多的努力去使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引导过程中,使他们对于汉字的认识首先能够从自身的理解出发。
2.3 创设识字情境
对于汉字的学习,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进行更多情境的创设,我们让学生融入一定的生活情境或者游戏情境中,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展开,使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理解不同汉字的不同意思。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减轻了识字的压力,同时也更好地激发出他们学习的动力。比如说在进行有关于水果的一些认识,为了更好地使学生能够了解到不同汉字的读音和具体意思,小学语文教师不仅可以向学生进行一定的图片展示,甚至可以把这些水果带到讲桌上,让他们去进行实物的观察。我们可以通过水果长相去分析汉字的结构,为什么这样的汉字要代表不同的意思,从他们的生活经验积极地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些汉字,让他们在情境的引导下更好的不断认识汉字的使用方法。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设置一定的比赛或者问题,让他们在积极的回答问题的同时进行情境的自我感染,以此去调动他们更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生增强自身对于这些汉字的形象记忆能力活中养成不断观察和积累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拥有更多的识字机会,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要真正地调动他们将自身的学习目光走出课堂,扩大自己的学习范围。还可以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创设一定的情境,在自己想象的情境中,想要去进行一定的事物表达,可是用汉字无法去表达出来,便可以在这样的过程中积极积累自己的识字储备。让他们拥有更多的实践活动平台,真正地在自身的努力和想象过程中驱使自己的记忆不断地深刻,真正地使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增加对于汉字的不断积累。
2.4 归纳总结经验
教师要积极扮演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的重要角色。所以如何形成一个有效的引导过程,不仅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同时也要充分注重学生整体的学习表现。当学生慢慢地拥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之后,他们要有自主的学习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的汉字积累慢慢的增多,在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首先培养他们预习的习惯,让他们在自己的努力下进行今天所要学习汉字的字义理解,然后通过自己的学习不断的增加对于汉字的理解。使他们拥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对于自己的错误和缺点能够在测试中找到更多的原因。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写字方法的大量练习和重复,使他们在巩固学习知识的前提下有更大的自信去进行新的汉字的自我了解和查阅。
3 结束语
总之,在农村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然后针对问题实施有效的教学策路,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归纳总结经验等方面提高整体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生字的含义,提升农村语文识字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姚玉超.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250-251.
[2]李玉琢.浅谈低年级段语文识字教学[J].科技资讯,2020,18(09):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