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难点。在开展作文教学时,除了必备的课内知识的传教,课外阅读也是不可缺少的延伸教学内容。本文论述课外阅读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作用以及具体的实施路径,以期提高语文作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引言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学生觉得很难写,觉得无法开始写。从长远来看,学生害怕写作,不愿意上作文课。因此,语文作文教学很难取得成效。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教师应该把阅读课和写作课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可以阅读更多关于风景、叙述和物体的文章,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掌握单词的应用技巧。如果学生有更多的科目,他们就会有写作的欲望。在系统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水平会逐步提高。
一、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很多小学生对于汉语言知识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其作文水平。小学生年龄小,还没有足够的阅历,课外阅读便成为学生获得语言材料与作文素材的重要来源。因此,就更需要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来积累写作素材。学生可以在午休时间阅读当日报纸,并认真做阅读笔记,对阅读当中获得的知识、存在的疑问进行记录。同时,鼓励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在课外阅读中帮助学生收获知识,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但学生记读书笔记不应过度注重阅读的数量,而应尽量提高课外阅读以及读书笔记的质量。同时,教师将读书笔记作为对学生进行期末评定的一项内容,进一步调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的心理特点,精心选择一些学生喜爱的课外读物,如《一千零一夜》《成语故事》《昆虫记》等,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兴趣才会更高,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了解课外读物的内容,从而被课外读物中的精彩世界牢牢吸引住,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读书笔记当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以后,可以选择其中较为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等进行摘录。通过长期的积累,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会更深,学生的知识面会更丰富,阅读能力也会随之得到较大的提升。
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生的认知和表达能力相对较弱,书面表达能力也有限。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玩得多,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这也是阻碍语文作文教学顺利开展的因素之一。教师应该耐心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用语言表达情感,培养学生乐于写作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每天给学生布置阅读小故事的任务,以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写作兴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记录他们的日常经历,随机选择班上的一些学生讲述发生在他们周围的故事,并描述他们的情绪、心理活动等。学生将对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感兴趣,这将有助于他们保持高度的参与热情和减少阻力。
三、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小学生处于无知阶段,还没有形成明确的价值观。他们对教师有很强的心理依赖,缺乏独立人格和自主学习意识。另一方面,小学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天真烂漫,充满好奇和活力。他们会把12%的注意力放在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上。教师应利用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制定培养其能力的计划,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在课外阅读训练中,教师应注意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所选阅读材料既要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又不能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能够独立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内涵和想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小学六年级第一册语文第二单元的作文要求写“我崇拜的人”。老师可以推荐学生读朱自清的《背影》。文章描述了父亲的形象,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思念。
阅读后,学生会被这种感觉所感动,并会自发地模仿这种描述方法。他们将知道如何在下面的人物描述中书写。
四、提高写作的思想性
课外阅读当中富含优秀的人生哲理和生活经验,贴近当前的社会生活。而语文教学也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作文教学当中,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能大大提高学生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生活中含有小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课外阅读的内容往往与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阅读,学生的社会意识会大大提高,其写作的思想性也会得到提升。课外阅读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励学生关心身边以及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应注重把握课外阅读的质量,引导学生将课外阅读、社会生活以及小学作文写作联系起来,提高写作的灵活性和思想性。
五、开阔学生的语文视野
受人生阅历的限制,小学生接触的人、事还不够丰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将课外阅读活动融入到学生日常的学习活动中,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帮助学生开拓他们的语文视野,丰富语言知识。
例如,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定日常课外阅读计划,每天读一点,通过课外阅读了解更多的语言知识,如名言警句、人文典故、名胜古迹,各个国家的的风俗文化。在长期的课外阅读中逐渐积累越来越多的语言知识,不断地开拓自己的语文视野,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长期阅读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在写作文的时候能够运用各种素材写出有内容、有深度的文章,以做到下笔如有神,不至于无话可说,内容空洞。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时也可结合课外阅读和作文训练,先让学生阅读理解指定的文本内容,再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语言表达出来。在此过程中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为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热情,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丰富有趣的课外阅读活动,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如故事演讲比赛、阅读比赛,角色表演游戏等,激发小学生的好胜心,促使他们更积极地开展课外阅读,日积月累地开展课外阅读,逐渐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充分重视课外阅读的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从而提高学生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迅速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应高度重视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通过课外阅读丰富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引导他们积累各种写作材料,充分利用阅读的输入,在课外阅读材料中从语言上搭建阅读与写作的桥梁,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赵雯.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探讨[J].都市家教月刊,2016(25):3.
[2]卢晓婉.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J].教育现代化,2016(35):12.
[3]刘立红.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J].中华少年,2016(3).
[4]李利林,王江波.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探讨[J].新课程·上旬,2016(4).
[5]蔡雨宽.让课外阅读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插上翅膀[J].新课程·小学,2016(11).
[6]强宇音.试析课外阅读在小学高年级作文中的效果[J].教育教学论坛,2013,(46):232-233.
[7]李桂花.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探讨[J].读与写,2015,(1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