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教学与经典诵读的巧妙融合韦玉莲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期   作者:韦玉莲
[导读] 现阶段,在我国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校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对于学生未来成长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所以本文也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重点了解到经典诵读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中的巧妙融合策略,希望能够真正的发挥出经典文化所具有的优势,以此完善小学语文课堂教育现状,提高学生知识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经典诵读;巧妙融合

        前言: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特别是经典文学作品,更是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人文内涵,以及崇高的道德精神,值得当代学生进行学习和发扬。所以本文也是以小学这一黄金教育时期为主,重点了解到语文课堂上经典诵读与教学工作巧妙的融合方法,希望能够为语文教育工作找到最佳的开展策略,也发挥出经典诵读所具有的优势,进而为小学生后期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经典诵读融合的意义
        小学校园内部语文课堂教学工作,最为首要的任务就是识字教学,在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已经意识到语文教学所具有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受到教学时间和教材内容的限制,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所以也导致很多小学阶段的学生所学习到的基础内容有限。小学时期是学生记忆力最佳的黄金时期,所以引导学生开展经典名著诵读的活动,如,阅读《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能够增加学生识字量,提高学生知识学习的效果和质量,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
        除此之外,在小学阶段语文课堂上,经典诵读教学方法的有效融入,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因为小学时期是学生行为习惯形成最为关键的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不仅仅能够让学生找到知识学习的正确方法,也能够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目标,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未来的成长。所以也能够看出,经典诵读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融合,能够达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的目的,从而保证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经典诵读融合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诵读氛围
        校园内部不仅仅是学生学习主要的场所,也是学生在成长和发育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摇篮。校园所创设的环境对于学生健康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校园也需要积极地营造出最佳的经典诵读氛围,这样才能够让经典的文化充斥着校园内部,使学生真正的感受到书香,给予自己的熏陶,引导学生切实的了解经典文学的作品,并且喜爱阅读文学作品,深入课堂内部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提高经典的文学诵读与小学语文课堂结合的效果和质量。
        例如:校园就可以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赋得古原草送别》《将相和》《赤壁之战》等经典的古诗词,以及文学作品中的插图与经典的语句进行结合,并且制作成优美的图片。张贴在校园的走廊、宣传栏和教室中,这样学生就能够随时随地地感受到经典文学作品所具有的魅力,也能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

接受这些文学作品带给自己的教育意义,以此加深学生对于文学作品中经典语言的印象,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促使学生未来得到良好的成长和进步。
(二)推进经典诵读层次化
        在小学阶段语文课堂实际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清楚地了解到不同年龄段小学生,在认知能力上也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所以,对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更是需要把学生年龄的特点、认知的能力进行结合,以此开展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对于不同的年龄段,以及不同认知能力水平的学生来说,设计不同的任务,能够使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提升,也能够使其深入到课堂内部,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所以,教师也需要根据不同的任务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才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求,也能够让学生真正地通过经典文学作品的诵读,最终获得更大的收获。
        例如:对于刚入学的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陌生的汉字,以及学会语言的表达是最为首要的任务,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选择一些具有较强节奏感内容,也比较简单的文学作品,如,《三字经》《弟子规》等,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能够达到识字的目的,也能够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对于年龄稍大一些的学生,语言的组织能力较强,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都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培养,这也是教学工作中非常首要的任务,需要深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就可以把《夏日绝句》《竹石》等经典的文学作品融入到课堂教学工作之中,并且适当地对这些知识内容进行拓展,让学生尝试着了解分析《唐诗三百首》这样经典的文学作品,感受其中的丰富内涵,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的水平,使其综合能力得以提升。
(三)丰富经典诵读形式
    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想要真正地把经典诵读的方法融入到教学工作中,除了需要根据学生实际的情况开展分层次教学之外,教师也需要根据小学生当前所呈现出的特点,满足学生活泼好动以及充满好奇心的情况,丰富经典诵读的形式,提高教学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的优化诵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可以开展师生共读三十分钟,或者是经典文化小课堂,这样经典诵读的课堂活动,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的过程中,并且通过活动的实施和开展,真正的感受到经典诵读本身所具有的乐趣,以此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真正的学有所获,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也能够发挥出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育工作中所占有的优势。
结论:综上所述,纵观我国小学校园内部,语文课堂教育工作实际的开展情况能够了解到,一直以来,很多教师都认为小学时期学生思维和智力发展并不成熟,所以这一时期仅仅是把语文基础知识内容进行传递,就已经达到了教育工作最终的目标。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也不符合当前教育所提出的要求。所以本文也通过以上内容,在最新的社会发展大背景下,重点了解到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巧妙融合方法,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知识学习的效果,使其成为我国文化传承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赵娟红.传承经典  提高素养——浅谈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汉字文化,2020(04):100-101.
[2]幸艳清.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及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07):45.
[3]王礼.基于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研究的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20(06):4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