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教大纲》指出: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把幼儿培养成为身心健康,聪颖机智、品德高尚的综合素质人才。构建“三位一体”的幼儿教育模式,正是能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载体,即打开幼教的大门,让家长参与其中,了解幼儿、关注课改。这使得家庭,幼儿园、社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各方举力共育,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社交软件 互联网+ 家园共育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幼儿教育也应利用现代社会互联网资源让老师和家长在学校和家庭间建立良好的家园共育环境,积极推进互联网+的新型家园共育模式。
一、学校提供幼儿教育的互联网+总体空间
现在随着父母对于幼儿教育的不断重视,家庭和学校的交流与联系越来越密切,家长更加渴求能够参与到幼儿教育,家校合作也就应运而生,加之现在的互联网环境,学校应与时代共轨推出微信公众号,幼儿园官方微博,建立家长微信群,家长QQ群等,并让这些社交软件的推发内容与幼儿园活动、学生情况、校园建设等相联系,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从而使家长见证幼儿的成长并且更加切身的参与到幼儿的成长之中。
1.组织家长积极参加互联网+的家长学校学习。家长学校是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素质的良好形式,也是家校联系的途径之一。家长学校传授教育子女的技艺,传授先进的教育理念,授课内容系统,可很好地解决家长的燃眉之急。同时,学校还经常请专家授课,请有教育子女成功经验的家长交流经验,真可以说是家长学习的好课堂,所有的家长都应按时入校学习,认真听,仔细记,并且把学到的东西与自己日常家庭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一定会事半功倍,取得家庭教育的满意的效果。
2.组织家长参加互联网+的素质教育日活动。学校组织的家长看素质教育活动日,是为了宣传学校在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作法,力求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同时,也是为向家长传递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信息。同时,对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也会产生很大的作用,因此家长应抱着积极的态度,按时按要求参加,在活动中家长要注意多听少说,多思多记,做到深入领会学校的意图和在教育方面的作法,以便接受新的教育观念,及时调整家庭教育的策略。
3.注意利用好互联网+的家校联系卡。家校联系卡是连结学校与家庭的纽带,是班主任、任课教师向家长传递信息的有效凭借。家长应认真阅读联系卡的内容,班主任一般通过联系卡向家长传递以下几点信息:一是对孩子近段时间的评价(思想品德方面);二是孩子的学习评价;三是对家长征求的意见。家长应依据前两条,针对孩子的实际在教育方法方面作出适当的的调整,并将意见填写好,以便使教师与家长建立默契的教育合作关系。
4.从习惯和细节入手强化幼儿行为品质形成。生活活动中很多小的细节工作虽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视,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认真做好班级的生活常规管理活动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合理的一日活动细则为幼儿园教师保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依据,保证了幼儿良好的作息规律,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时间感、秩序感。
二、教师成为幼儿教育的互联网+链接纽带
1.对于互联网+这一新型家园共育教育模式要求教师对于互联网+家园共育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和对相关技能的掌握,还应加强人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与家长双向交流从而更加了解学生,达到更加人性化的教育。
2.在互联网+这一教育模式下教师应学会如何与家长共事共同为互联网+家园共育助力,推进并改善这一新型教育模式。教师应从单一的幼儿园教育的思维方式中脱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家长一同推进家园共育的教育模式,督促家长履行相应义务同时虚心接受来自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3.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和学生家庭丶社区乃至于社会结合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为之学生的教育以及步入社会产生正确和深远的影响。
三、家长成为幼儿教育的互联网+责任主体
家长作为家园共育的重要一环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与学校一起为孩子的成长助力,家长要舍弃旧观念,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之中,共同推进互联网+的家园共育模式的发展。家长能够通过学生在家的表现和老师一同根据孩子的特长、性格设计适合于幼儿成长的人性化教育,因材施教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孩子的潜能。
1.利用互联网+的环境提高自身素质。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占据有利的位置,不至于束手无策,提高自身素质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家长应转变观念,明确提高自身素质在教育子女的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其次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教育素质,这一点,对不少家长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因而使不少家长望而却步,然而,家长在这一点上绝不应含糊,应迎难而上,努力学习,做一个合格的、无愧于自己子女的家长。
2.与孩子交朋友。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有丰富的感情,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他有尊严,有权力,不应被家长剥夺。任何粗暴生硬的教育方法,只会挫伤孩子的自尊,使之关上情感的大门,不与家长交流,这也是很多家长深感苦恼的地方。这正是家庭教育失败的地方,因此,家长应放下大人的架子,以朋友间的平等去对待自己的孩子,这样才会使孩子打开心灵之门,缩短心灵的距离,消除代际之间的不和谐,这样的条件下,家长的教育方法才会起作用,在与学校联系的时候,才不会无的放矢。
3.积极配合学校工作。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活动,不能削减学校教育的效果,任何对学校组织工作的抵触与分歧,都会产生难以弥补的缺陷,这点至关重要。
在互联网+的家园共育模式下家庭和学校既是方案是实施者,又是方案的实施对象,在追求高质量教育的过程中,在如今互联网环境下的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显得尤为关键。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互联网+的新型教育模式更加全面高效,针对面强丶覆盖面广让孩子受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我潜能,完善孩子的品德。让家长更又参与感,让孩子快乐的成长、愉悦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