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钢琴教学中的情感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期   作者:陈晶晶
[导读] 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是密不可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是作为一个有感情的人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摘要: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是密不可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是作为一个有感情的人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学习效果的能动作用,灵活机智地组织教学。音乐是通过音符来表现情感的语言,比任何的语言都更能直击人心,而且让人产生情感的共鸣。可见钢琴教学是一件动心、动情的工作,能够强化师生的交流。本文从钢琴教学在幼儿学前教育当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对学前教育钢琴教学中的情感教学进行了分析,让学生在饱含情感的课堂上感受音乐,提升课堂乐趣。

关键词: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情感教学
引言
        钢琴有着“乐器之王”的美誉,它几乎囊括了乐音体系的全部乐音,是除了管风琴之外音域最广的乐器。它既能表现柔情似水的情绪,也能迸发内心激情澎湃的呐喊,因此对演奏者来说钢琴弹奏并非易事,对个人定力与耐心也是一项考验。因此,教师在音乐课上进行钢琴的演奏,发展创新性课堂,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
1钢琴教学在幼儿学前教育当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首先,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讲,身体和心理都处于一个萌芽阶段,这个时期的幼儿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不能生搬硬套采用老旧教育模式,填鸭式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教育要求。在教授幼儿学习的同时,要使得幼儿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教育他们懂得感恩、善于与人交流,以便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学习生活,这才是我们现今的教育目的。钢琴是乐器当中极为普遍的一种,曲调悠扬,适合营造幼儿教育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
        其次,钢琴教育的优势还在于培养幼儿的音乐启蒙教育,接触更多的音乐教育才能发散思维。幼儿学习阶段,因为对文字的认识还没有形成,只有听力可以让其接触更多更精彩的世界,钢琴教育正好满足了幼童对世界的好奇心,使之得到更多的情感关怀,提升学习兴趣。
        最后,能够开发孩子们的智力,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有一位学者曾言:“音乐对儿童智力的开发具有推动作用。”目前,我国虽然也会设立音乐课程,但是,很多课程内容都是比较形式化的,钢琴对学前儿童教育中不但能够促进孩子们的智力开发,给予孩子们心理上的慰藉,让孩子们找到另一种抒发情感的途径,也能够提高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并让他们在音乐课程中,养成持之以恒的良好学习习惯。
2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情感教学研究
        2.1提高学前教师的综合能力
        对于学前时期的儿童,年龄都较小,且内心单纯,对未知事物都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会根据孩子们的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孩子们对钢琴的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在课程的安排上,以及教学的方法都是需要精心设计的,由此可见担任学前教育的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另外,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教师在音乐课中弹奏钢琴需要不断革新教学方法,调整和优化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框架。这就要求钢琴教师具有非常专业的技能和教学方法,并精通钢琴方面的专业知识,且这一方面的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孩子们的钢琴天赋,加以引导和教育。
        2.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创设良好的氛围
        为了强化师生的交流与互动,突破横亘在师生间的栏杆,教师可以有效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构建具体的情境来吸引学生。在钢琴教学中,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设计钢琴教学以此来唤醒学生的情感。在钢琴教学中,教师的音乐素养和钢琴演奏能力也是影响教学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不断强化自身技能,为学生展现正确的演奏方式,以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既定的印象。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的视频功能,为学生展示这节钢琴教学内容,在丰富课堂的同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范围。尤其在向学生介绍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时,教师要深入作者的情感并为学生真情的表露出来,通过多媒体的渲染,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之中,深刻感受作者的情感,并对这一音乐作品情感高潮部分进行阐述,以让学生去真切体会不同演奏方式下的不同情绪。比如在教学《布谷鸟》这一音乐作品的时候,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视频,让学生去反复的感受这首钢琴曲,而且针对这首曲子的难点内容:每个小节里黑色实心的音符弹一拍,空心音符弹2拍,碰到带附点的空心音符,弹3拍为学生进行介绍,在通过学生的感受去体验不同演奏方式下的不同情绪,如此学生便可以很好的掌握这首曲子的演奏技巧。在这样的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准确把握钢琴音乐作品情感,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2.3锻炼幼儿的意志和品质
        在学前教育中,由于幼儿并没有接受系统化的知识训练,所以,对于未知领域的求知欲望就越强。所以,教师必须要合理利用这个时期孩子们的成长心理,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由于幼儿更加渴望被教师注意,教师适当增加教学互动过程,提高幼儿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幼儿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儿童的可塑性比较强,教师对幼儿加以引导,培养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钢琴教育在学前教育阶段占据重要的位置,不但能够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观念,也能够有效培养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如理解能力,记忆力等。为此,教师在学前教育阶段,必须要加强孩子们在这一方面的兴趣培养,让孩子们逐渐熟悉相关的钢琴知识,从学习中找到乐趣,从而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龚微.新时期大学钢琴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初探[J].大众文艺,2018(15):206-207.
[2]李虹.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情感教学探讨[J].北方音乐,2018,38(03):156-157.
[3]卢璐.对学前教育钢琴教学中情感教学的研究[J].黄河之声,2017(13):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