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赖德彬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期   作者:赖德彬
[导读] 面对信息快速发展、科学全面进步,如今人们的生活需求、生活方式有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摘要:面对信息快速发展、科学全面进步,如今人们的生活需求、生活方式有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加快的生活节奏、工作节奏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有直接联系。事实上教育工作同样也深受影响。信息时代背景下,数学教育有必要结合信息技术找到更合适的教学思路、教学手段。依靠信息技术助力初中数学发展。这对数学教育来说不仅是一场机遇同时也是一场挑战。教师需要立足可持续发展要求,分析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关系,巧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前言:作为人生启蒙的关键时期,初中教育是学生告别小学阶段的启蒙、幼稚时期。在学生年龄不断增长的同时,学生的思维会渐渐趋近于成熟化,从而让学生更好的奠定基础,迎接未来的挑战和学习要求。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自学素质、自学能力培养,这样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质量。教师需要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这是新时期的教育出路、教育方向。
一、以生为本融合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
        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感受。面对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一定要体现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立足以生为本原则。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形成自觉性、主动性、自信心,主动学习知识[1]。教师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情况设置教学思路,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发展追求制定计划,这样就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质量。
        比如学习《一次函数》的时候,这部分知识其实难度不大,但是有些学生因为基础不好,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并不好,没有掌握与理解知识。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引出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明白函数关系其实就是一个变量在另一个变量变化以后出现的变化。教师可以用一些生活化的问题,比如教师在大屏幕上播放一个人打开了水龙头,随后并没有关闭水龙头,一直开,只见开的时间越长,水费也越高,在7立方米的时候,价格从2元变成了3元每立方米。这种贴近生活的问题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兴趣。学生意识到了数学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才能够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关系[2]。
二、巧用信息技术融洽课堂气氛
        过去数学教学中,教师牢牢把握课堂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学习。而在新时期到来以后,有了科技、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师就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课堂上教师使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教学,让课堂变得形象且丰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了显著提高[3]。信息技术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很多的支持与帮助。教师可以用一些多媒体视频和图片讲解知识,完成知识教学。比如在讲解《轴对称》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网络中下载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比如蝴蝶、楼房、杯子、圆珠笔。学生在看到这些事物以后,对轴对称的概念建立了深刻认知。学生不仅形成了浓厚学习兴趣,同时也对知识建立了直观印象。

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师生课堂关系,师生保持平等地位互动,学生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随时随地和教师沟通,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问题、学习需要。教师需要以生活为契机,引出数学知识、数学概念。学生形成兴趣以后,自然会对学习产生积极向往,主动学习,锻炼学生自学能力、自学素质。
三、巧用信息技术拓展知识
        现代教育不能局限目光和思维,教师不能只要求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即可。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学,并且在生活中使用知识。教师需要按照所讲解的知识内容,拓展资料、拓展知识,在网络中下载有关内容。这种方法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题型,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学生在使用知识的过程中,获得了非常多的帮助。当前教学更关注的仍旧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践素质、课堂教学中,不少学生做不到利用现有知识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多媒体网络改变了这样的局面,多媒体拉近了虚拟和现实的距离。教师播放一些生活资料,尤其是学生平时接触不到的资料,让学生形成深刻认知,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学生能力方法。比如在学习《数据的分析》这个章节时候,教师就可以从网络中下载一些数据图,组织学生根据数据图反馈的数据波动程度、集中趋势分析数据情况。依靠网络强大的功能,获得原本很难获得的数据资料。在学生形成代入感以后,自然能够深刻理解知识,掌握扎实的知识内涵。
四、信息技术提高教师专业性
        面对21世纪背景,如今的教师绝不能故步自封,教师需要创新思路,找到合适的教学契机,提高自身教育能力和专业性。要掌握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使用方法。这样才能够巧妙融合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有效性。在素质教育时代,教师需要做好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数学教材其实非常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比如学习《全等三角形》这一章节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分析三角形的全等条件。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建模,明白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知识。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对学习产生了强烈向往,每个学生都有明白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水平。在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如今我国教育获得了非常好的发展,当然也遇到了不小的挑战,教师需要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多加关注学生感受和水平,这样才能够制定满足学生发展的教学思路。教师需要用各种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专业性和水平,这是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结语:现代教育需要有现代技术的支持,这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教师需要把握合适的时机,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体现以生为本的追求。在实践中处处为学生着想,以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必要前提。

参考文献:
[1]卢江燕.对初中数学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19):364-365.
[2]傅文敏.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网络元素的融入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20(05):95-96.
[3]陈同玲.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20(12):9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