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在进行实际教学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各种数学思想传递和渗透,进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数学学习技巧和方法,提高其数学学习效果和能力。本文分析和研究了建模思想下对学生进行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策略和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小学生有效学习数学知识,给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建模思想;数形结合;策略
1、关注常量,教授量与计量中进行数形结合思想渗透
数学主要对数和形进行学习和研究。在实际生活中,会常常应用到量及计量,这种数学方式中涉及到数与形的关系,老师可以有效利用这种密切关系开展教学,促进学生形成数形结合思想[1]。要想在进行量和计量的教学中使学生建构数形结合思想,老师可以根据生活中的经常看到和应用的实际例子进行。比如,进行“时、分、秒”知识中的“24时计时法”的教学,老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一天的生活开始天讲授,钟表的时针每天走2圈,就是24小时,在钟面上的数是1~12,这是怎么表示24时的呢?老师利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做成动态课件,在课堂给学生演示,让学生对时间进行观察:在夜里的12时开始,这时人们在睡觉,接着早上起床、上班,到中午12时睡午觉,学生会发现,这时时针刚好走了一圈,可是一天才过了一半。老师让学生继续观察,再次到夜里12时,这时时针走了两圈,这样才是一天。这种直观的演示,学生清晰的明白了一天有24小时,一整天是一昼夜。而在计量上分析,一整天钟表时针转了两圈,在时针走第2圈时,要在刻度数上加12,例如,下午2时,应用24时计时法进行表示就是14时。老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和数形分析,利用了以曲变直的数形变化,让学生形成“1日=24时”的思想,也因此建立了24时计时法的数学模型思维。
2、关注实际,研究表象到抽象的思维中进行数形结合思想渗透
科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人们感觉到数学枯燥无味,进行数学学习时和实际相脱离就是其中的一个原因[2]。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学习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探索相应规律,对学生思维进行有效发展。比如,从比和比例的接触学习开始进行函数思想渗透,同时实施内化和扩展。进行“正比例 反比例”中的“正比例的意义”知识教学时,老师重点考虑的是怎样引导学生对变量规律进行探索和发现,并进行函数初步模型建立。所以,老师根据数形结合思想,利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课件,对相应的实物图像进行演变和过渡到函数图像。接着老师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对于圆柱体的体积,如果底面积一定,体积和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有怎样的规律?老师进行动态演示和相应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进而形成正比例的概念,并对其变化规律能够有效理解。数形结合思想是对“形”进行有效利用,对于复杂的数量关系及抽象的数学概念能够变得直观、形象,进而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表象,激发其进行联想和探索规律,进而总结出结论。比如,对于“1+2+…+19+18+…+2+1=?”的计算时,老师引导学生把问题转化成一个19x19的正方形(如图),以对角线的方向进行计算,发现小正方形的个数是1,2,3,…,19,18,…3,2,1,这些数相加就是上面的计算式,进而可以利用19×19=361获得答案。利用图形的直观演示,引导学生探索其规律,进而得出:l+2+3+…+(n一1)+n+(n一1)+…+3+2+1=n2, 因为是学生的自主探索,理解透彻、印象深刻,进而可以应用有关知识进行实际问题解决。

3、重视问题解决,进行数形结合思想渗透
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问题的解决,根据学生具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抽象的应用题以直观图进行展示,进而以此为指导,使学生对相应的数量关系进行有效明确,建立数形结合思维[3]。比如,在进行“折扣”问题的教学中,针对下面的题目,老师进行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某商场的促销活动,购买商品达到和超过500元,可以给打八折。刘阿姨购买了套装裙700元,张阿姨购买一条裤子300元,如果二人合买,能省多少钱?第一种计算方法是进行分开购买所花的钱,然后减去合买的钱,进而得出省下的钱。其计算如下:
(700-500)×80%+500+300=960(元);
合买:(700+300-500)×80%+500=900(元)。
960-900=60(元),
也有学生使用了下面解法:300×(1-80%)=60(元)。
第二种方法为什么这么简单呢?老师可以应用下面的线段图进行引导和解释。

通过对比观察,学生明白了二人购买商品所节省下来的钱是200的20%.利用线段图,可以把复杂的数量关系进行清晰的梳理,让数量关系简单明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把抽象的问题简单化、直观化, 形成解决问题的数形结合思想,数学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和目的也就是这个。所以,在具体教学中,老师要经常应用各种图形进行数学问题分析,进而使学生有效发展数学思维,给其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对相应数学知识记忆和理解,建立相应的数学思维,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进行具体问题的有效解决。基于建模思想进行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可以促进学生开阔思维,把复杂、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直观化。特别是如今可以有效应用新媒体、计算机技术,方便老师进行图形设计,也可以使学生观看到动态画面,使其对相应数学知识更能快速理解和明白,进而可以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姜彦德.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J]. 神州, 2019(10):117-117.
[2]瞿玲玲. 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 中华少年, 2018(26):55-55.
[3]徐勤伟.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J]. 中华少年, 2018(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