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思维与做题习惯的养成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期   作者:何兆奎
[导读] 初中数学课中,教师要注重在是习题训练中,让初中生形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摘要:初中数学课中,教师要注重在是习题训练中,让初中生形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并锻炼初中生的思维。若是教师只关注对做题方法的解析,没有注重对初中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初中生遇到同类型的习题后,还是无法对自己的知识进行灵活应用。因此教师要注重在习题训练中,对初中生的数学思维以及做题习惯加强培养,让初中生可以形成良好的解决问题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做题习惯

        前言:现阶段初中数学课的习题训练中,很多的教师会为初中生详细解析做题的过程,但是忽视了初中生的做题习惯以及数学思维,导致初中生虽然在习题训练中,已经做过很多的习题,但是并不能掌握举一反三,无法对数学知识展开灵活应用,因此教师要反思以往习题训练的不足,将数学思维以及做题习惯,融入到习题训练中,提升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一、初中生数学解题中常出现的问题
(一)数学符号混乱
        在习题训练中,数学问题基本上是将实际的问题进行抽象化,用符号进行表示,在进行习题训练的时候,初中生需要将题目进行分析。在其中总结出数学信心,主要是一些数学语言以及符号[1]。但是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是相对有限的,尤其是刚刚升入到初中的学生,对数学符号并没有足够的接受能力,在习题训练中各类符号混乱。
(二)数学概念模糊
        初中数学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难点就是数形结合,在实际的教学中,几何教学成为初中数学课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初中生对这部分知识进行理解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解决问题并不是非常容易,几何问题对初中生的思维能力要求非常高。但是几何和代数的相互结合,运用方程式等方式,对初中生的能力是非常大的挑战。很多初中生在习题训练中,面对几何问题无法保持良好的解题能力[2]。
(三)条件的审阅不清晰
        审题不清晰是很多初中生在习题训练中出现的情况,并不是单纯因为马虎,很多初中生对题目没有足够的信息挖掘能力,很多题目中的数学信息没法充分提炼出来,也不了解一些数学条件的实际意义,尤其是一些隐性条件,需要初中生进行深入思考。这也是因为初中生在基础知识方面掌握不足,才会导致对题目信息的审阅出现问题。


二、初中数学课中做题习惯的培养
(一)认真审题,理清思路
        初中生本身性格是非常活跃的,加上心理发展处于特殊的时期,很多时候教师对学生说教是没有效果的,即便是不断重复着要认真审题,很多的初中生还是没有审题的习惯。教师要让初中生明确做题的原则,审题至少要进行三遍[3]。找到题目中的已知条件以及隐藏条件,并了解题目要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这样初中生才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思路,从而提升初中生做题的效率。
(二)要求初中生做题的时候注重规范性
        初中生的思维是非常丰富的,面对同样的题目,很多时候会产生一些不同的想法,教师无法对每个初中生的思想进行控制,也无法兼顾每个初中生的个性化思维。但是数学课程是严谨的,不仅仅是让初中生学会一些公式,更是要注重对初中生思维的培养,让初中生形成更强的数学思维。初中生需要学习逻辑性思维,在进行做题的时候,若是学生的思路始终是凌乱的,没有注重程序性,教师就要注重适当的引导,将一些规范化的做法示范给初中生,让初中生充分掌握解题的规范性,从而提升习题训练的效果。
(三)教师要注重细节
        细节不仅仅是习题训练中教师要注意的问题,更是为了让初中生清晰观察解题的过程。并让初中生形成良好正确的观念,提升对习题的正确认知,重视习题中的一些细节。比如学习有理数的时候,初中生需要借助数轴,对一些问题进行处理,一开始初中生并不理解数轴的概念,教师可以用信息技术辅助,让初中生进行观看,了解什么是数轴,以及正负数的关系。教师要在细节方面加强引导,让初中生形成严谨的意识。
(四)师生要注重课后反思
    习题训练后,教师和初中生要对整个习题训练的过程进行反思。教师可以结合习题训练中初中生的表现和反应,了解初中生在数学解题方面的一些问题,初中生则是可以对自身习题训练的不足展开分析,了解日后在习题训练中,如何加强对解题的思考和了解,并提升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以及应用能力。课后反思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过程,对初中生来说适当反思,有助于学习能力的提升。
结论:总之,习题训练中教师要注重对初中生做题习惯的有效培养,让初中生在习题训练中,不断学习到一些有效的解题方法以及思路,并提升对数学知识的全面认知,让习题训练的开展更加有效,充分锻炼初中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吴秀杰.基于PBL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①》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133-134.
[2]罗增儒.以素养教学为导向的课堂研修——在“第五届全国初中数学名师创新型课堂研修会”上的发言[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8(35):17-24.
[3]杨燕,李广元.在导学案引领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尝试——“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案例设计[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