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社会背景下,出现了非常多的教学手段、教学技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信息技术。为了更好地体现信息技术教育价值,本文将以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应用重要性为出发点,阐述小学数学对信息技术的正确应用思路。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态演示,活跃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知识。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思路;情境
前言:在小学阶段数学是非常基础的科目。教师除了要做好学生基础知识教学以外,还要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向往和兴趣,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做好学生自主探究素养的培养和引导工作。在信息技术快速崛起的今天,信息技术能够直观、完整的展示数学知识,让学生更顺利的掌握与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一、小学数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让原本枯燥的文字课堂充满各种动画、图像和文字,带给学生趣味性的学习体验。在这样的过程中完成生生、师生互动与交流,打造开放、交互课堂环境。教师需要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创造生动课堂,帮助学生掌握与理解知识,解决数学学习问题,提高数学教育有效性。
(二)契合学生发展规律
众所周知小学生对于一切形象的事物都有着无尽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教师教学中大可利用动画、微课等方法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具体,这样学生学习知识和理解知识就会非常顺利。教师要巧用信息技术赋予课堂教学更多活力与生机,启蒙学生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三)推动教育改革
面对国内教育的全面改革、全面发展,如今为提高教育有效性就需要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这是时代的追求、时代的需要。小学数学一定要重视教学方法创新与改革。信息技术的出现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契机。小学数学使用信息技术不仅满足与符合新课标要求,带动教育深入发展。同时数学本就是一门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可以生活化教学过程,打造生活教学情境,完成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融合。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增加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保障数学教育效果[1]。
二、小学数学信息技术使用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小学生好奇心很重,教师教学中最关键的点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合适的学习环境、学习条件。在这样的氛围中完成新课指示导入,使学生迸发学习兴趣。学生在积极思考中就能够完成对新知识的探究和学习[2]。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将保障教学效果作为关键。教师需要合理使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展现数学知识的原理和魅力。
比如在学习《圆》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圆的性质与概念,教师就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提前制作微课视频,先是创设游乐场的场景,随后指出圆的特别之处,让学生思考圆和其他图形有什么不同。此时教师可以有效完成信息技术与圆知识的整合,增强学生圆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效果。用视频展示知识点:一群小动物来到游乐园,为了招待小动物,导游总共准备了两台小汽车,第一台小汽车是圆形的轮子,第二台小汽车是方形的轮子。结束观光以后,乘坐第一台小汽车的小动物们表示游乐园真好玩,第二台小汽车的乘客们一个个头晕眼花的下车。此时教师提问:为什么圆形轮子让观光车更舒服和稳当,因为什么原因。这样趣味十足地方法引出了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所有学生都有产生学习热情、学习兴趣。
(二)动态展示丰富感知
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图片、动画融合到了一起,为学生提供着内容丰富的学习素材、学习资源,让学生有了后续深入思考的前提条件。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学生推理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可以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以此为基础组织学生总结、思考、猜测问题[3]。这样在学生每个人都有了解定理、公式推理过程以后,就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印象。比如在学习《圆柱和圆锥》的时候,为了让让学生能够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圆的面积推导公式,这种方法与过程可以让学生轻松的回顾过去学过的知识,为学生的思考过程夯实与铺设了基础环境。课件展示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联想圆柱体积进行猜测。在这样的过程中探究、讨论与分析问题。使用动画不断增加圆形厚度,让学生了解到圆柱就是不断增加厚度的圆。这种方法可以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完成知识迁移过程。从原本的平面知识发展到立体图形,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知识理解水平。
(三)提取知识本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
数学教育中信息技术的使用需要教师合理使用多媒体,完成图片、文字的编辑、整合。要使用音频、视频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突出事物本质。让学生从过去的感性认知变为理性理解。比如在学生将圆柱体不断调整变成长方体以后,为了让学生能够总结体积公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前后的圆柱体变化对比,通过对比圆柱体和长方体,让学生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实践中使用不同颜色的图像直观展示,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变化过程,引发学生探究和思考。让学生更好的归纳、总结与思考问题,形成属于自己的认知和理解。要合理使用现代技术、信息技术,让学生能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建立积极态度。
结语:面对新时期背景,如今小学数学教育有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数学课堂上教师需要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将原本抽象的数学内容以更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具魅力与吸引力,使学生迸发学习热情、学习积极性,打破教学难重点。在学生能够深入其中以后,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强化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黑艳菊,司慧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探究[J].学周刊,2020(17):33-34.
[2]李云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J].学周刊,2020(17):55-56.
[3]朱雪梅.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20(17):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