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廖欢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期   作者:廖欢
[导读]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核心和基础,是数学文化的关键。
        摘要:数学思想是数学的核心和基础,是数学文化的关键。数学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乃至整个生活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小学阶段数学学习是基础。数学思想就像高层建筑的基础。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读、算、写能力,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断渗透数学思想,帮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爱上数学,促进数学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数学思想;数学模型;教学渗透
小学数学教学应引导学生树立模型思想,把它作为理解数学与现实世界关系的重要途径。在建立模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综合运用相关概念知识,最终提高数学实践能力。但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数学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较少,因此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
        一、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
(一)数学模型思想的应用价值
数学学科发展与抽象思维、推理思维和模型思维的运用密不可分。在小学数学课程中,也涉及许多数学模型的知识,包括概念模型、几何模型、方程模型等。教师只有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巧妙渗透数学模型思想,让学生掌握建模和求解的方法,才能促进其数学自主探究能力的快速提升。同时,学生用数学模型思想分析问题、探索世界,可以获得不同的数学学习体验,能培养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研究的严谨性。
数学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发展趋势下,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学生需要形成数学模型思想,从而对现实世界中的研究对象进行抽象,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数学模型思想包含一套完整的模型方法论,在运用过程中,主要包含问题分析、模型构建、模型求解、模型检验等环节。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可以厘清思路,提高解题效率。
(3)数学模型思想的运用,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围绕数学模型开展探究性学习本身趣味性就比较强,可以作为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必要性
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很强,对于老师讲的内容基本上可以接受,不会提出相反的意见,所以这是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最容易、最关键的时期。此外,小学生最爱玩,也是培养兴趣的最佳时机。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小学生不知道的,充满了神秘感,所以小学生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兴趣的发展始于好奇心,小学数学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制定适当的教学计划,在教学中注入数学思想。在小学这一关键时期,教师要重视教学方法,运用科学的方法,把数学思想融入学生的思想中。这一时期培养的数学思想将长期与学生在一起,影响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对数学的热爱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在小学数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对策
(一)确定教学目标,完善数学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不断渗透教学思想,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掌握科学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的数学学习。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教师应穿插数学思想,保证数学教学质量,按时、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小学生由于年龄相对较小,对抽象问题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在数学思维和思维建立的关键时期,数学概念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非常重要,因为数学概念作为数学学习的基础,包含着许多数学思想。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学习,挖掘数学概念的潜在内容,将数学思想融入教学。例如,在介绍这个概念的分类之前,老师可以事先准备好各种各样的玩具,如小汽车、毛绒玩具、水果等,然后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独立地对这些玩具进行分类,然后让学生说出分类的依据,最后教师再引入分类的概念。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视觉思维,使他们理解了“分类”的数学概念,对概念知识有了更扎实的掌握,而且使学生学会了分类的思想,对数学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二)引导学生形成数学模型思维
客观地说,数学模型思维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只有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形成建构数学模型的良好习惯,自觉运用数学模型的思想。在数学模型思想的应用中,问题的分析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有明确研究对象的特点和本课要解决的问题,才能使学生掌握思维方向,完成数学模型的构建和求解。因此,数学模型思维对学生的信息获取和提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存在大量的干扰信息,如果不能排除,很难建立模型,或者使模型过于复杂。例如,这个例子是:“某个品牌的礼品盒是一个长方体,长12厘米,宽4厘米,高4厘米。现在,用彩纸把它包起来,如何包得尽可能便宜。”这个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实际上是为了检验学生对计算矩形表面积公式的掌握程度。设置问题灵活,要求学生对公式计算模型有深刻的理解,以便快速解答问题。在模型抽象的过程中,学生要抓住要点,即节省包装纸是使长方体礼品盒成对粘在一起,从而节省两张粘在一起的彩纸。然后,最省纸的解决方案是将长方体的最大表面积之一拟合在一起。通过完成上述分析过程,学生自然能够对结果进行建模和计算。因此,如何运用数学模型思维,往往不在于模型本身的构建,而在于模型的分析过程。只有掌握了这种思维方式,学生才能养成用数学模型看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
在培养学生数学模型思维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加深对实际问题的理解,独立完成问题分析的过程。其次,让学生自己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和测试,提高数学模型思维的运用能力。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发挥激励和帮助的作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这道例题为:“体育用品商店摆放着几排篮球,最上层摆放3个,下面每层都比上一层多一个,最下层摆放6个,问货架上一共有多少个篮球。”这实际上是一个算术序列求和问题。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把高斯求和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启发学生。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建立几何模型来解决这个问题。架子的截面被看作梯形,每个篮球被看作1的单位面积,因此可以用梯形面积公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在数学模型思想渗透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过度干预学生,而应让学生独立思考,采用适当的模型构建方法来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完善教育体系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要求数学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思维,进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应设计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将数学思想渗透到数学教材中。只有建立科学的数学教育体系,才能系统地渗透数学思想。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事先设计科学有趣的方法,逐步渗透数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习的实际内容有选择、有针对性地渗透。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师要学会合理使用一些教学设备,如触控一体机、幻灯片等,增加数学的魔力。只有在完整的教育体系下进行教学,教师才能成功地渗透数学思想,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数学思想,了解数学思想的优势,体验数学的乐趣。
        三、结语
综合上述,数学思想的渗透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教师要完善数学教育体系,挖掘课本上潜在的数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渗入数学思想,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并熟练运用数学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通过自主思考和练习,掌握数学思想的运用方法。
        参考文献:
[1]高玲娟.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
[2]管彩霞.数学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小学教学研究,2019(20):80-82.
[3]仲慧君.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探析[J].名师在线,2019(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