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进,无论是哪一个学习阶段的教学目标都越来越明确,与之对应的要求亦是越来越精细,因此,初中作为重点打基础阶段,需要对原有的师资团队、教学水平、教学理念等加强重视程度,越是基础阶段越要严格,在所谓的基础阶段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科学的教育指导,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短期收获理论知识,长期提升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理念;有效评价
前言:
爱玩是人的天性,初中阶段在整体知识传播过程中,成为压抑学生贪玩心理最为明显的阶段,家长认为此阶段学生学习不好就难以跟上高中的教学速度,教师教学时也容易忽视个体差异,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没有在根本上意识到问题所在,因此,借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可以结合网络工具辅助教学,还能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方互动联系,使家长、教师在根源上走出教育误区。
一、初中数学学科教学目前的现状
(一)学生学习兴趣低
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对数学学习是否有兴趣的外向表现已较为明显,在家庭教育方面,部分学生由于家长对其期许过大,以考试成绩为第一标准,关心孩子时首先询问孩子在班级、年级、学校的排名,忽略了应有的鼓励与关爱,致使学生的厌学心理开始出现,对于过高期许的叛逆心理随之产生,最终对数学学科感到排斥、厌恶。在校的数学课堂学习方面,数学教师虽然大部分已经接逐步适应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开始积极革新自身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整体教学进度的要求、教学质量的数据体现、家长的因素等等,最终,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改进并不明显,还是基于传统的“填鸭式”方式实行统一教育,将所要学生整齐划一的进行教育指导,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不仅不会得到合理、有效的改善、提升,甚至可能出现反效果,教学模式的吸纳与引用最后流于表面形式,发挥不了数学学科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际价值与作用。
(二)教学方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与飞跃,尤其是当代日常生活中的网络的大面积普及,使初中生可以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的接触到各类网络途径,如:网络游戏、网络社交软件等。但基于网络环境进行知识的汲取与学习却最不常见,只有少部分的初中生可以抵抗网络诱惑,通过网络学习数学知识,进而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大部分的学生使用网络还是以个人玩乐为主,且加速破坏了良性学习习惯的养成之路。因此,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师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积极吸纳网络渠道进行数学教学的辅助指导,借助网络的便捷性提升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品质,抵抗网络诱惑,但是部分数学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借助网络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理念较为陌生,在教学中不能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革新自身的教学方式与教育理念,导致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适应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与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应用措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我国,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普遍存在仅以知识技能的简单传授为短期目标,缺乏以前瞻性与导向性的综合素质培养为基准的学科教学现象,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的进行教育引导落实,学生就得不到真正的学习素养的挖掘与培养,不会再根本上适应教师的教学节奏,导致数学教师的教学目标规划沦为空谈,实际教学成果与预期教学目标差异显著。因此,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应该活拿活用,结合教材的课标要求及学校的教学进度要求引导学生一起明确当节课堂的教学目标,把学生放在首位,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每一节数学课都要学什么,练习什么,学会了怎么用于实际生活。
这样一来,学生的参与感得以明确,可以保证学生通过教学目标的确定而加强对基础知识学习的概念以及知识的具体消化。另外,教师在翻转课堂中需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的不同为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逐步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高效的课前自主学习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长年以来都有设置课前预习环节,但是,课前预习得不到合理的监督,部分学生应付了事,在课前紧急阅读几分钟,不能使课前预习达到应有的预习效果,大部分的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态度认真,但是预习与学科正式授课之间的时间间隔过久,且学生要同时学习多门课程,导致课前预习的预习效果同样不理想。因此,数学教学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首先,数学教师需要与家长建立良性的沟通交流模式,通过微信群、电话语音等方式进行密切互动,双双把控学生课前在家的预习学习质量,使课前预习得到合理、有效的监督。其次,数学教师要做好课前的教学准备工作,将学生家长对学生自主预习的状态进行收集,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兴趣偏好设计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切入点,深度与教材进行结合。最后,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提供对应在线练习,通过练习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三)课堂知识的高效内化
学生通过高效的课前预习与习题练习,已经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并且对于知识有了基本的了解与掌握,思维品质得到了良性的挖掘与培养,对于知识的好奇是基于自身的思考,这也是知识内化的关键所在。当快要进入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时,学生可以自主的与同桌、与学习小组、与课代表等进行交流互通,通过互助、协作的彼此分享,对知识进行二次开阔理解,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误区共性进行直接的对应解惑,对于不同性质的差异理解,也可以因材施教,并且大力缩短所需时间。在课堂即将结束前,数学教师可以安排进行互动提问,使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点进行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讨论,拓展知识理论的延展空间,使知识点得以多次巩固,在根本上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使用,体现数学教学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价值。
(四)建立成果评价考核体系
在使用一段时间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学成果分享会,对数学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监督关注,这样可以不断的激励数学教师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方法,利于后期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也可以在会议中学习其他优秀数学教师的教学经验,发现自身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使用误区,同时,数学教学课堂每节课的最后几分钟,教师也需要留出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考核,将学生的学习态势进行点评指导,帮助每一位学生疏导学习思路,在考核中暴露问题、发现问题,便于自身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的对应改进,在细节里决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用的正向价值,最后,建立师生互评机制,不仅利于学生与教师建立和谐、有爱的师生关系,打破传统的不得等关系认知,有利于学生主要向数学教师寻求学习指导上的帮助,也能对教学的时效性的提升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保障后续翻转课堂的顺利开展,真实体现教学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学科教育,可以在根本上帮助学生挖掘学习素养,培养学习习惯,将探索欲前置,使学生在正式的课堂教学开始前对理论知识点已有初步认知,加快学习的吸收消化速度,但是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家长、教师三方科学结合缺一不可,续将科学模式合理利用,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卢江燕.对初中数学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19):364-365.
[2]马京.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初中数学美育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20(13):169-170.
[3]刘伟.互联网+背景下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0,22(0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