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措施探析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期   作者:周克芹
[导读] 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是学生学习生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阶段
        摘要: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是学生学习生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阶段,学生不仅要学好高年级的数学,还要对低中年级的数学进行回顾与复习,以便于对以后小升初的数学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本篇论文作为小学高年级数学教材为例,简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数学 问题  策略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
        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课本,逐渐开始偏知识化和理论化,所以学生在理解上,还是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再加上“教学语言”的苍白,在授课效果上会显得“无力”,枯燥、乏味的课堂会更加使学生失去听课的兴趣,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仍然存在爱玩爱闹的天性,上课容易开小差,老师不懂得在教学上如何创新,学生很难参与课堂中来,使得课堂的效率低下。
        2.学生上课不集中,粗心、马虎成为习惯。
        学生自制力较差,在课上注意力不能够集中,对老师所讲述的内容也不能够完全吸收与理解,并且对自己所未掌握的知识也不能够有合理的判断,对自己的水平不能够有清晰的认识。上课精力不集中,课下做题效率和完成程度,就暴露了学生的掌握水平。粗心、马虎这个毛病,无论是班级里再优秀的学生都会犯同样的问题,作业忘点小数点,没有写单位名称以及测量度读错等等,错误千差万别,但是如果经常出现马虎、粗心这种现象,那就是因为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的,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学生做事,没有条理,课桌上脏、乱、差,交作业时,也经常有“忘写、忘交、忘带”等现象,长此以往,这种现象便成为学生的“家常便饭”,再加上家长与老师的疏忽,严重影响学业。
二、应对策略与方法。
        1.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让他们在课堂上40分钟有限的时间内,专心听老师讲课,高效的学习,将课堂学习效率达到最优,那就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故步自封,要勇于创新。首先,老师要做好充足的备课。细致详细并且全面的课件,才能在课堂40分钟有限的时间里,讲授好课程的知识重点,以达到课堂授课效果最佳。课下备课讲究的就是一个“细”字,教师不但要对课件有足够的准备,还要在授课形式上有着突出的方式。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学语言的积累,切勿太过知识化或者理论化。结合生活问题,使问题能够通俗易懂,让学生易于接受。

在教师熟悉掌握与多元理解了课本的基础上,就需要灵活运用,再进行教学设计,这样就会在我们的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结合生活实际,拓展学生思维。
        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的能力,从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要逐步给学生渗透于数学的价值。例如鸡兔同笼问题中,许多学生觉得没有现实意义。因为在实际生活中,没有人会把鸡和兔装在一起,数完头又数腿,来确定兔和鸡各有几只。我们需要引导学生过来抓住数学的本质,当做一个类似于模型的东西来审视,你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类似于这样的“模型”,比如12张乒乓球台,同时有34人正在进行乒乓球比赛,正在进行单打和双打比赛的球各有几张?这就是与鸡兔同笼问题相似的生活案例,这样便有了现实的意义,成为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后,运用到生活中,锻炼其数学思维。
        3.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学习。
        在班级中可以分小组学习,小组学生的成绩要均衡,切勿悬殊太大,本着相互学习、相互补充、互帮互助的原则,让小组同学一起学习,遇到问题共同探讨,可能会发现在同龄的孩子间,对问题的疑惑与探究是不同于教师的角度,也会有效解决一些内向学生迷惑而不敢问老师,一直“闷葫芦”而问题却无从解答,小组探讨学习,既锻炼了熟悉掌握知识点的学生的能力,也可以促进同学的关系互帮互助。小组之间还可以竞争,教师可以制定一些奖励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很好的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班级与班级之间的竞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只有有了竞争的意识,才会有压力,才会进步。在我看来奖励措施的益处多多,对激发学生兴趣有绝对的优势,这同幼儿园的老师奖励进步学生小红花,与大学校园设置奖学金一样,对于学生进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设置班级学习小组优秀的奖励一二三等以及进步的奖励一二三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平时课堂上的表现,例如积极回答问题以及学生作业认真完成程度,考察期中期末成绩综合考量。
        结束语:数学不同于语文、英语等其他科目,其强调一种逻辑思维,虽然一些公式也要熟记于心,但是也要理解性的记忆,而非有些老师说的“不需要你死记,但是要记死”。教师也要定期的总结一下,可以在班级中开个小会,让学生们踊跃发言,自己在学习中有哪些困难,或者希望老师在授课方面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多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学生一起进步成长。
参考文献:
        [1]徐林晶.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实践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10).
        [2]陈晓琳.实现有效的课堂互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J].学周刊,20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