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育教育,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怎样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本文尝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进行事例渗透、情景感染、美感陶冶、操作实践等多种形式入手,进行阐述。
【关键词】数学教学 德育 渗透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各方面素质起导向和促进作用,对学生的人生观起着极其重要的塑造作用。我国《中小学德育大纲》指出:“德育教育要寓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正逐渐被广大教师所重视,但由于长期以来教育教学评价方面的偏颇,教师在观念方面和实践等方面都还没有达到应有的认识高度,特别是数学学科《课程标准》中的德育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没有得到真正具体的落实。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什么方式才能渗透德育教育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事例渗透式。所谓事例渗透就是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结合数学教材或教学中的一些德育渗透点,对学生进行各方面思想教育。各种版本的数学教材中,都包含着很多能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点,结合这些渗透点,教学中教师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进行思想教育。
1.利用教材中的题意和数据进行渗透。在各种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中,都有一些蕴含着一些德育渗透点的例题和习题,在对这些例题和习题进行学习时,教师就可以借机对学生进行渗透德育教育。例如学习了百分数后,习题中有一道这样的题目:“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一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2%,其余是少数民族人口。少数民族人口约占百分之几?”[1]在学习这道题时,我就借助题意,引导学生对我国各民族的知识进行了简单了解,并借机对学生进行我国各民族大团结方面的思想道德教育。又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我这样引入课题:课件演示举世瞩目的中国“嫦娥四号”成功升空的画面,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让学生说出“嫦娥四号”发射时间是几时?教师在导入新课时,通过联系生活中出现的振奋人心的重大事件来引出课题,这样既能及时让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又让学生了解了我国的一些重大科研信息,还能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利用概念、法则、定律及公式的成因进行渗透。数学教材中的一些概念、法则、定律及公式也可以成为渗透德育的载体。例如在教学“十进制记数法”时,我就借机向学生说明我国在商朝时就已经开始使用这种先进的记数方法,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这种记数方法的国家。教师简短的介绍,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又如在教学“元、角、分”的换算时,我就告诉学生人民币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借机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3.利用题例、插图和统计图表进行渗透。数学教材中还有一些蕴含德育因素的词句、题例、图表、插图等,都可以实时进行德育渗透。如在应用题的学习中,可以选取一些好的事例:如做好事、节约用水、用电、改革前后的人均收入等,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例如在实践活动教学中,我利用“滴水的水龙头”的题例,引导学生计算这样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年要浪费多少水,从而进行节约水资源的教育。
4.利用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进行渗透。例如在学习 “圆周率”的知识时,我适时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有关“周一径三”的说法。并借机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情况,当学生了解到当时祖冲之对于圆周率的计算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比西方数学家领先了1000多年时,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无比自豪。
5.利用数学作业书写进行渗透。数学作业和训练是学生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教师可以借机进行德育教育。如我要求学生作业的书写要布局美观、有条理,借此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还要求学生练习中的每一个数字、每一个图形都要整洁规范;计算要细心并养成检查的习惯等,学生养成了这些良好的行为规范习惯,以后进入社会以后,才能严格要求自己,才会做一个对工作一丝不苟的人。
6. .利用数学训练进行渗透。学生在课堂训练中要接触大量习题、练习,这也是向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渠道。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可以让学生小组成员之间量一量、折一折等,共同探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在此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二、情景感染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情感来感染学生。如在鼓励学生时,可以通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言、夸张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进而感染学生;也可以通过对一节课或一个小问题的导语、教学中一个小环节的巧妙安排、一幅图或一件幻灯片的精心设计,去激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这些情景中受到感染,这也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方式。
三、美感陶冶式。英国数学家罗素说过:“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有至高的美。”[2]数学的美主要表现在结构美、对称美、逻辑美和形象美。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就积极的运用符号、线段、图形、色彩等因素,来展示出数学知识的结构、层次、联系、过程和方法,把学生带到美的意境中去,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在领略数学独特之美的同时,在思想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
四、操作实践式。人们的思想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思想教育要注重在实践中进行。例如在教学统计图表时,我就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有的小组调查自己家庭成员近几年手机的使用情况;有的小组调查村中近三年来购买汽车的情况;还有的小组调查生活中垃圾袋的使用情况……然后分组对调查材料进行整理并绘制成统计图表。这样学生在活动中不但受到了环保方面的教育,还使学生感受到了家乡面貌的日新月异,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改革开放好的思想教育。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渗透点,结合学生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点点滴滴,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目的,为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接班人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展涛.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M].青岛出版社,2014.
[2]罗素.我的哲学的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