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的综合实力不断的增强,在教育教学中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新课改的出现不单单只是对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做出了相应的改变,对于小学学校中的教学管理也起到了相对应的促进和改革的积极作用。小学教师是整个小学学校的主体和灵魂,只有小学教师积极的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变和创新,才能够保证新课改政策的有效实施。因此,小学学校加强教学管理尤为重要,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小学学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新模式来对学校的教学加强管理,本文对此做了相应的探究。
关键词:教学管理、以人为本、新模式
在小学的教学管理中,因为课程较简单且学生年龄小,因此管理难度不是很大。古板老旧的教学管理观念逐渐已不适用当前新的教育模式,因此就需要小学学校要结合当今新时代对于教育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不断的调整。小学学校的教学管理不同于常见的企业性管理,教学管理也不仅仅只对于教师能否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进行管理,更重要的是改变学校教学固有的传统教育方式,推陈出新,创建“以人为本”的新模式。
一、小学教学以人为本管理概述
(一)当前小学教学管理现状
目前的小学学校管理现状十分尴尬,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教师们和家长们大多数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作为评判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的标准。这样的机械任务性的小学管理模式,无法顺应当今新的教育观念,更是不利于为学校建立一个优秀的教学管理环境。有一些教师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在教育教学中会采用很多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手段进行教学,比如不停的让学生做课外练习题,不停的举办课堂随考。这样极其错误的行为,严重的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正常发展,也使得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变成了空话。在如今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大多数对学生的上课和下课行为做了相应的规则性措施,只要学生没有按照班规来做事情,就会受到教师严厉的批评教育。这样的方法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使一切的教学管理都显得尤为形式主义。
同时教师和家长以学生成绩作为学生好坏的参考标准,会形成主科和副科的思想。家长片面的认为小学课程中,语文、数学、英语为主科,而音乐、美术、体育等艺术类科目为副科,学和不学都无所谓。家长慢慢的把这些观点传输给学生,使得学生对于这部分艺术类课程失去兴趣。与此同时,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或为了提升学科成绩,也会直接强制性占领学生艺术类学科学习的时间,这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慢慢的就会让学生对学校学习产生抵触的不良情绪,从而导致厌学的情况发生。
(二)贯彻“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必要性
在小学学校的管理理念中,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何为“以人为本?”主要就是将“人”一切放到主要位置,任何事情都要注重人的发展和需求。在小学学校的管理中,管理者要明确教师与学生占主体地位。不仅要尊重教师和学生,更要关心激励他们,始终让学生和教师体会到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从而促使教师和学生更好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不仅仅是把学生和教师二者当做管理的对象,更多的是要把师生当做管理的主体。通过这种新型的教学管理方式,充分的促使学生和教师能够积极的参与其中,只有师生积极的配合学校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教学管理工作有效的进行开展,同时也能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出极强的作用力,使师生在今后的教学学习中,能够有效的培养自身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小学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探索模式
(一)协调个体利于集体利益关系
小学教学管理中协调教师个人与学校的利益关系,是管理中“以人为本”探索模式必要的前提。教师和学校的关系不同于企业之间的老板与员工的关系,学校更像是一个的大家庭一样,教师则是这个大家庭中的家长,关系更为紧密和谐。但是在教学管理中,每位教师的个人性格都大不相同,不同性格的教师对于新的教学管理制度执行能力也各有差异。有的教师易接受新鲜事物,积极的响应学校的新管理制度。而有的教师觉得麻烦或者思想跟不上进步的潮流,就不会积极主动的去做出相对应新措施的改变。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结合每位教师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政策。做到给予每位教师最基本的尊重,同样学校在制定和执行新的管理制度时,一定不能侵犯教师自身的利益,积极的去协调个体,从而达到更好的个体适应集体的观念。
(二)突出人性化管理内容
日常管理的过程中,人性化的管理内容是开展日常管理的前提。例如学校在给教师做考勤制度时,可以给予适当的放宽条件。比如教师在上班的过程中,遇到了堵车或者身体处于不适的状态,可以适当的放宽制度。通过这样的人性化管理措施的实施,教师对学校的情感会逐渐增加,对今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三)强调学生“自治”与教师“自治”
在小学的管理阶段,因为学生的年龄较小,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管理和维护。同样在小学的学校中,教师的人数相对于较多,学校在管理方面也会存在很大的疏漏,容易忽略到一部分教师的管理。因此要提高师生的自治能力,是当前小学学校迫切需要做的事情。教师的个人素质都比较高,在开展自治的过程中相对于比较简单。学校可以采取签订保证书的方式,来提高教师的自我控制能力。保证书的制定要求合理,在制定之前要咨询教师的意见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在咨询的过程中,学校坚持了“以人为主”的基本观念,做到了尊重每位教师的想法。通过结合教师意见完成的新管理制度,教师能够积极的参与约束自我当中,也能更好的促进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的自治,就要求了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约束,教师可以和学生互相监督,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相互进步。
三、结束语
小学学校的管理制度是以教学管理为主,但是在真正实施的时候,都是由学校的各个教师去实行。学校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对于个性化的体现一定要给予一定的尊重和包容。同样,学校在教学管理中不仅仅要把教师的利益放在首位,更要把学生的基本利益也要放在首位,充分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创造优秀和谐的教学环境创造出重要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李金凤.对小学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新模式分析[J].现代妇女(下旬),2014,07:74-77.
[2]吕娇娜.对小学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新模式的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08:43-45.
[3]黄新途,覃颖.对小学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新模式的研究[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7(9).
[4]方刚.“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影响及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8(1).
[5]李金凤.对小学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新模式分析[J].现代妇女(下旬),2014,07: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