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的高中德育工作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期   作者:郑宇光
[导读] 新媒体环境下德育工作的开展对于高中生而言至关重要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德育工作的开展对于高中生而言至关重要,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思想认识,对于培养学生责任感及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作用。为了满足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德育工作,深切意识到德育工作的科学开展对于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作用,进而高效落实德育工作。
关键词:新媒体;高中;德育工作
引言
        新时代,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开展网络环境下高中德育教育是紧随时代发展步伐,与时俱进的教育方法。针对当前高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转变高中网络德育教育观念,进一步提升高中德育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服务性,提升教师网络媒介德育教育能力,加强构建网络德育教育体系,让学生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德育教育过程中,为加强高职学生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中德育工作开展面临的挑战
        (一)德育对象管理难度较大
        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于社会充满好奇,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内容也相对复杂,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中生的思想,强化高中生的叛逆心理,会使德育对象管理难度增大,不利于高中德育工作的开展。同时,高中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待事物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受到传统教育形式的影响,高中生对于自身德育素质的提升不够重视,不能很好地接受学校德育。
        (二)缺乏合理的德育方法
        良好的教育方法是保证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德育效果,创造更好的高中生德育质量条件。然而,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在这样做的过程中,我们没有使用合理的道德教育方法。通常,我们只使用以下方法对德育知识的片面阐释,忽视了学生的真实意识为了自身的发展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中学生只了解德育内容,不能提高德育水平有利于新媒体环境下道德教育的发展。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中德育工作策略
        (一)更新德育教育观念
        德育教育观念的转变,是顺应时代发展变化的必经之路。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时候,面对的主体已经变为了两个:一个是面对网络世界的虚拟主体,是通过网络媒介进行网络沟通教育的学生;另一个是现实世界的真实主体,是需要面对面进行教育的学生。德育教育中,在不同的环境下,面对不同的主体,其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内容,教育重点,语言艺术都会有所不同。且德育教育不再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独立完成的内容,需要其他学科教师在专业课教学的同时进行协同教育。高中在侧重于进行专业课教育教学的同时,专业课教师也应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学习并加强德育教育能力。要潜移默化的渗透德育教育,辅助并配合德育教育教师完成教育内容。因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肩负着德育教育的使命。
        (二)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配合
        许多家长往往把德育工作全权交给学校,却不知到家庭德育工作必不可缺。高中的德育工作责任,应该由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共同落实,三方互相配合,互为照应。家庭方面,家长是学生最重要的老师。想要学生成为一个道德素质高尚的人,家长首先要做到品德素质的高尚,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想要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家长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家长在道德素质方面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提升,学生才会潜移默化地成为具有优秀品质的人。学校方面与社会方面要和家长真正进行配合,树立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及时对学生的优秀品质予以鼓励,让学生保持优秀的道德品质。只有多方面通力配合,才能时刻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让学生成为拥有着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人。


        (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新媒体的发展打破了德育教育的时空限制,拓宽了德育教育的领域和平台。因此,各校应当及时把握机遇,结合学校的实际,打造有益于德育教育的线上平台。但在具体的操作中,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正确认识打造线上德育教育平台的目的和意义。线上德育教育是为了进驻教育对象常用的平台,做到德育教育全方面、全覆盖。因此,要明确线上德育教育的教育功能和引导功能,在网络平台建设上要狠下功夫,既要在平台硬件建设上下功夫,也要在平台内容建设上做足功课,特别是专题资料的详实程度、呈现形式、德育教育的主要部门等都要呈现。其二,拓宽德育教育的空间,积极向学生常用的APP拓展。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线上教育平台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还应当延伸到学生关注度较高、活跃度较高的APP,例如:微博、抖音、快手等。特别是学校应当注册官方抖音账号,时下学生用抖音的频率很高,不少官方已进驻抖音,并通过一系列活动,收获了一大批“学生粉”。学校应当申请官方账号,同时要派专人打理,使其成为传播正能量、宣传学校的重要舞台。
        (四)创新高中德育活动
        高中德育把多彩的活动作为运行载体,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对于德育活动都充满着无限的创新与可能。首先,创新活动的生活化,好的德育活动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应积极从生活中取材,形成有意义的活动,积极参与实践,让高中德育活动被赋予创新的模式。其次,尊重每一个人的发展需求,追求个性发展,将个性特点融入进德育活动中。第三,创新学习者的主体性,应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活动设计,增加创新元素,由传统的单向转向多样的德育活动,展现出自主能力。第四,重视思想内涵的创新,创新德育活动一定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不断地让学生思想丰富、个性独特。这样的活动才是高中德育活动创新真正的追求。
        (五)提升教师的德育能力
        在高中教育中,教师的德育能力不仅与学生有关以往的道德品质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的德育能力不容忽视,应努力提高提升。首先,转变德育观念,以人为本,教书育人教师应在教育过程中融入人性,释放更多的爱,坚守人性一份责任,这样的道德教育会有很大的吸引力。其次,教师要重视道德修养,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以身作则,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同时,要有一颗宽厚的心包容学生,带给他们信任感,让自己成为学生例子。三是突破创新思维,开展师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摆脱固有的束缚,大胆变革创新元素为学生的道德教育开辟了广阔的空间。第四,随时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认清自己的问题,努力加以纠正,自觉融入现代德育活动提高德育水平用自己的行动培养、影响和教育学生,为学生提供正能量。
结束语
        新媒体是与信息时代同步融合的新型媒介形态,其核心内涵包括但不限于“超越信息传输功能”“大数据运用”“人工智能”“精准服务”四大功能。主要特点有:新媒体是目前信息流掌控的最大化的集成者,其融合了各种传播载体,不仅关乎各媒体的表现形式,同时依然重视传统媒体的表现形式;其并不是跨媒体的单纯地连接,而是全方位地融合,其涵盖面、媒介载体、受众传播都是最全面的。高中要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必须适应新媒体融合这一时代趋势。
参考文献
[1]牛粉莲.新媒体环境下的高中德育工作[J].西部素质教育,2017,5(20):46.
[2]欧丽娜.有关高中德育教育的研究[J].现代交际,2017(08):130.
[3]周花香.新媒体对高中德育教育的机遇和挑战[J].课程教育研究,2017(08):78-77.
[4]黄红渠.开展高中生德育工作创新策略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7(02):75-76.
[5]廖旺.新媒体对高中德育的机遇、挑战及其应对[D].华中师范大学,2017.101-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