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体育是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学科,并且有着独特的德育优势。因此,教师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德育渗透,不断完善德育内容,运用小学生喜爱的教育方法开展教育,并注重利用校园体育文化来进行教育影响学生,这样才能较好地提高体育课的德育效果。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教育
1 引言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这就使得大家越来越重视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其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意志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道德品质等。因此,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德育工作有效地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
2 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体育课较之其他学科而言,是一门较为特殊的课程,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比较便于渗透德育教学,德育教育和体育教学两者紧密相关,体育课堂理应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培养的重任。德育教育的初衷是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到年龄和阅历的局限,思想与心理都不够成熟,缺乏是非判断的能力。除此之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还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尤其社会上一些不良少年的行为和思想极易对小学生产生错误的引导,甚至可能导致小学生走向歧途。因此,积极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有助于提升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促进其更好的发展。结合小学阶段的课程特点来看,除了思想政治课以及体育课之外,其他课程对于学生德育教学这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体育教学应当积极发挥其作用与功能,把德育在课堂中的渗透当作教学目标之一。
3 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教学过程中体育和德育还是分开的。在体育教学中,比较重视的是对学生的身体素养以及基本的体育技能的培养,比较常开设的教学内容包括有球类运动、跑步、跳绳等等。这一类的运动对锻炼学生的体魄有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关注的仅仅是身体素质方面的强大,而没有关注到学生心理的强大,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也不会向学生对体育精神进行详细的解释,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只拥有了体育技能却没有体育精神,更有甚者在学会了一些竞技类体育技巧时会用在与同学的逞凶斗狠上,这明显违背了体育教学的初衷。而德育教学则大多数在室内课堂中完成,通过教师讲解,播放德育主题相关的影片、节目等等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其实就是“填鸭式”教学,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模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同样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听老师说,看视频播,并不能对德育教学中提及的各种精神有深刻的领悟和了解,更不用说在实际生活中感悟这些精神了。体育和德育,一动一静,泾渭分明,却都没有达到教育教学应有的效果,如何使学生在学习到体育技能的同时也能够领会到德育精神,养成良好的品质性格成为了小学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难题,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佳途径。
3 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对策?
3.1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是最具有威严性的,也是他们经常模仿的对象。为培养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品质,体育教师首先要注重个人形象的塑造,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笔者认为,体育教师应从三方面做起:第一,重视个人素质的提升。
体育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从个人的言谈举止、工作精神、待人接物等方面做起,充分表现出严谨务实、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第二,在教学中融入情感。体育教师要保持温柔谦和的态度,艰苦朴素、勤劳友善的作风,通过实际行动去熏陶学生。第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将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视同仁,对他们充满爱心与耐心。特别是对后进生要少批评,多鼓励,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恢复学习的信心。
3.2在体育教学中实施规则纪律教育
体育教学中有不少教学项目都是集体性的活动,不仅涉及体育交际与交往,也带有竞争性、对抗性以及合作性等特点。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纪律规则意识是非常有效的。体育教师首先要清楚开展纪律规则教育是体育教学任务之一,最好在集体体育项目中进行,从而让学生明白规则纪律的意义,增强规则纪律意识。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明白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体育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如何去团结协作、互相配合,并适时开展集体主义教育与团结合作教育,使其明白团队的重要性,学会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防止个人主义对集体成绩的影响。?
3.3寓教于乐,在快乐的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课是学生们比较喜欢的一门课,特别是游戏类的活动,更是学生们的最爱。所以,我们要把体育课上成学生最喜欢的课,在快乐教学中,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学到了体育知识,又受到了德育教育,一举多得。笔者在上“快乐沙包丢丢丢”的时候,要求学生在距离目标区5米的地方,用手把沙包投向目标区特定的位置,就可以得到不同数值的分,每个小组成员,依次可以投三轮,最后以小组的总分排名次,设一、二、三等奖,给与小奖励。活动一开始,学生们都非常踊跃,投到高分的学生,欢呼跳跃;投了低分的,很不服气。所有人的情绪,都随着投到的分数的多少高低起伏,热闹非凡。小组内的同学之间有鼓励的,有埋怨的,有取笑的,不一而足。这时老师就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表扬那些表现好的同学,鼓励那些表现差的同学,批评那些表现不好的同学,教导学生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才能争取胜利;对取得高分的同学要求他们不能骄傲,对于没有取得高分的同学,进行鼓励,争取下一次取得好成绩。课后,每一位同学都得到了奖品,大家都很高兴。
3.4以合作教学增强德育意识
在德育教育中,体育老师们应加强合作,通过教学理念上的不断沟通交流来增强德育教育意识。老师之间的交流可以在备课中进行,也可以互相听课,了解各自上课的形式,将彼此间的优势进行结合,纠正德育教育渗透中的弊端,强化体育教师在教育中的责任意识,提高小学体育教育的质量。老师之间融洽的氛围对学生也是一个良好的影响,学生在一个宽松有爱的环境下,德育教育的渗透更加顺畅,从而推进德育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成熟发展。学校也应当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合作教学考核,促进体育教师德育意识的提升。考核不仅可以体现出老师的教学态度,也可以考察德育教育的渗透情况,从而以学生的角度对德育教育做出调整,促进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进一步结合。
4 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在体育中渗透,能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身心发展,且教师的言行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体育教师作为一名教师,具有优良品德是其职业素养的必然,教学中规范教育言行,用自身作为德育的媒介,将德育渗透到体育教育中,能有效带动体育课程改革,并能切实将体育课程成为更加贴近学生主体人格完善的教育过程。
参考文献?
[1]陈英.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6):77-78+80.?
[2]吴卫春.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田径,2019(08):67-68.
[3]王守芹.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农村教育,2019(14):4.
[4]杨建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体育师友,2019,42(0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