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期   作者:李典
[导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近些年,大数据技术飞速发展为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分析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性,探究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困境,并从树立大数据思维、建立网络思政平台、打造网络思政教育队伍、提高学生网络素养、优化网络环境、提供个性化服务、健全数据信息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大数据;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大数据时代,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现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发展时期。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更多的是以情感人、以理动人,整个教育过程体现出的是感性化。这种感性化的模式无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与指导。“大数据”的出现,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真实而丰富的数据。大数据的来源范围之广,可以不再受传统的地域限制,甚至可以把全部高校学生作为取得数据来源的范畴,更有利于教育工作者通过数据的分析来开展工作。
        1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的重要性
        1.1提升了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在大数据时代下,学生可以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掌握更多的教育资源,也为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便捷,提高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率和质量。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教育内容日趋丰富,更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教育效果和教育质量更加明显。比如:在大数据时代,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接受思政教育,而且接受的教育方式和内容多样化,这样一来,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个性发展。高职院校学生通过大数据技术获取网络思政教育资源,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在网络教育中紧紧掌握主动权和自主性,更好地学习自己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1.2学生群体个性多样,需求多元
        当今社会信息爆炸,价值多元,大学生也不再是同质化的群体。一般的抽样调查、观察不能反映大学生的个性需求状况,只有挖掘大学生的大数据才能掌握每一名大学生的动向,才能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1.3即时性
        在大数据时代发展背景下,通过对于大数据技术的有效利用可以实现对学生思想行为数据的动态分析,并通过数据计算方法使当前学生的思想行为基本走势即时的呈现出来,进而更加及时的采取有效教育对策。与传统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理论性的知识灌输相比,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传统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不但对于学生的思想动态难以做到清晰、深入以及及时的掌控,对于教育效果也缺乏及时的了解,而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系统性网络平台的数据分析,形成即时性的学生思想行为数据信息,进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在进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及时的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策略、调整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更加及时、高效的解决学生思想行为所存在的问题。
        1.4利于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
        当前,由于大学生思维活跃、颇具个性,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学生思想发展的需要,教育效果与质量不高。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创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拓宽了学生思政教育的渠道,提高了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在大数据时代下,高职院校可以将大数据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通过数据技术掌握学生的思想行为状况,根据学生思想发展的情况,制定出个性化发展的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推动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2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的困境
        2.1大数据思维认识不足,理念落后
        高职院校思政工作者对大数据思维认识不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落后,缺乏必要的网络素养,对收集到的数据信息不够重视,无法利用数据技术来为思政工作服务。加上对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掌握不够,对大数据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应用不足,很难通过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来开展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学生对传统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不感兴趣,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好。思政教育者的权威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地位被削弱,起不到思想引领的作用。
        2.2队伍建设需要加强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一些高校特别是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空有形式,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时代严重脱节。部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时效性,教育的内容脱离大学生的实际;部分院校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不够重视,极个别教师没有积极投身到教书育人的工作当中,对学生的成长也带来不利的因素。
        3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的对策
        3.1树立大数据思维,转变教育理念
        首先,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大数据思维,转变教育理念,不断提高大数据素养和数据处理能力,才能运用大数据技术来为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提高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水平和质量。其次,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更新教育理念,学习更多的新知识和新理论,积极参加大数据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和数据能力,才能更好地开展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思政教育工作者还要具备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将收集到的学生数据信息加以处理和分析,挖掘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次规律,为预测和研判学生思想发展趋势提供依据。

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充分尊重学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思想引导与教育,更好地做好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2发挥大数据优势,实现思政教育个性化服务
        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是高职院校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服务的关键,可以说,数据技术是个性化网络思政教育的支撑,数据信息是个性化网络思政教育的资源。通过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挖掘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并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内在的规律和深层次的原因,根据其发展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实现学生网络思政教育个性化服务。比如,通过对学生就业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跟踪,也可以为学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撑。同时,就业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大数据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人员素质测评、求职意向以及岗位匹配等服务,有针对性地为每位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帮助学生匹配到更加合适的岗位。
        3.3建立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
        大数据在现代社会呈现出了鲜明的特征,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在当前的信息化社会,数据信息是进行科学分析的有效载体,是进行探索研究的基础性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在清晰了解学生真实的思想行为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深入认识其价值观念和价值倾向等学生思想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才能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更好的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在新时期、新的社会形势下,大数据背景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注重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的构建,为新时代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学生思想政治相关的客观的、动态性的数据信息,进而在对数据信息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开展更加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加强图书馆、教务处、学工处等学校职业能部门的协同合作,构建系统性的、一体化的在线数据信息搜集平台,进而在相关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利用大数据技术搜集各类信息。另外,还可以通过专题性、主题性的调查问卷采集挖掘、采集和整理学生思想行为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而为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的构建提供重要支持,通过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的构建促进新时代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3.4健全数据信息管理体系,保障数据信息安全
        第一,建立网络思政教育数据预警机制。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喜欢通过微信、QQ、易班、微博等网络平台来发表自己的言论和发泄自己的情绪。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出学生近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走向,及时做好沟通与干预,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率,有效地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第二,建立数据信息安全保护机制。高职院校不仅要通过设置防火墙、身份认证等技术层面来提高数据保护的安全等级,还要建立数据信息使用监督机制,通过设立数据审查与监督部门,严格把控数据信息的输入与输出,规范数据的使用,保障数据信息安全,防止数据信息泄露。
        3.5分析微信公众号的后台数据
        高职院校各个学院都有微信公众号,其各篇文章的阅读量、点赞数能反映大学生的兴趣所在。一般而言,大学生喜欢阅读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如就业指导、考研经验、评优评先投票、流浪猫、下雪、办公软件使用技巧、PS技巧、供暖停水停电断网等通知,新颖活泼的标题也能吸引大学生的关注。据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大学生感兴趣的推送中。
        3.6提高大数据媒体平台的互动性,增强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效果。大数据和新媒体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相互开放的,从而避免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单向性强的特点。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依托两个网络平台:实践教学网络平台和形势与政策学习平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网络平台里,形成一种可循环有后续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学生有更大的热情与积极性参与其中,互动频繁并形成一种良性氛围,真正做到育人的“润物细无声”。
        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拓宽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由粗放化、共性化向精准化、个性化的转变。在大数据时代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契机,树立大数据理念,提升大数据意识,进而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运用大数据的思维,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和方式、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有效利用大数据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进而促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和工作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力莎.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5):72-74.
        [2]徐燕宇.大数据在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3):44-47.
        [3]朱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变”与“不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5).
        [4]智文媛,解嵘,丁海奎,范彦.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11):54-55.
        [5]郭君.新时期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4):54-55.
        [6]张新平,张博.试论信息网络化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J].甘肃理论学刊,20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