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解析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期   作者:黄耀玲
[导读] 当前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素质教育成为了国家和学校越来越关注的对象
        摘要:当前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素质教育成为了国家和学校越来越关注的对象,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是比较弱的,每个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体育课堂上对于老师要求的运动项目学生们的表现也是不同的,有一些学生是天生体质比较弱,还有的学生是有一些先天性疾病,所以他们不能进行强烈的运动,这在课堂上会给他们带来异样的目光,所以,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心理上的变化,多给他们一些重视和关爱,对他们进行赏识教育,让他们融入大集体中去,不仅仅是这些学生,对所有的学生都要进行赏识教育,不让学生的心理产生问题,让学生健康的成长,赏识教育的目的是教师要给学生一些鼓励和支持,给予学生自信心和肯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学,赏识教育;应用解析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下的新理念,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良好体育习惯的的培养和体育精神的培养,学校开设体育课是是为了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让学生拥有要一个健康的身体,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良好的学习保驾护航,一堂好的体育课,也必然少不了教师对学生的赏识教育,教师的一些激励性语言,可以给学生带来无限的可能,好的教育不是批评的教育,而是赏识教育。
一、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
        赏识教育旨在通过肯定性的话语来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信心,让学生受到尊重和关爱,所以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发展的优缺点,对于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要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对于学生不好的地方要给学生时间来改正,增强学生信心,教师做到了这一点,在学生的心目中也会受到尊重和感恩,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以身作则,自己首先要做好,才能去要求学生怎样做,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很可能会被学生来效仿,所以不仅要更好的要求学生,教师自身更要提高综合素质。在进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是时,教师要灵活的运用赏识教育的理念,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没有真正将赏识教育落实在体育教学中
        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的赏识教育过于形式化,并没有真正做到把赏识教育渗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一些老师认为体育并没有那么重要,所以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对学生也是敷衍了事,一上课,就让学生简单的跑跑步,做几个简单的动作,赏识教育根本对老师来说没有用处,更有的老师上课就让学生自由活动,体育课就是学生的休息课,自己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些教师认为文化课比体育课重要,没有认清体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教师的这种认识,会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体育特长生的发展,有些学校的教师专业素质较低,这对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当前教育改革新形势下,要不断的提高教师的先进队伍和有质量的师资力量,为学生的更好发展做好铺路人。
2、忽略了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对学生一概而论,不能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体育课上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因为班里的同学不可能他们的学习程度是一样的,对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教师要因材施教,从而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对体育的特长,从中发现他们的的特长,更好的把赏识教育融入其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缺乏完整的赏识教育评价体系
          如今教师授课只是注重片面体育技能和体育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对学生的赏识教育,并没有在实际体育教学活动中渗透赏识教育,对学生进行赏罚分明,因此这就使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效率比较低,因此,作为体育老师要建立完整的赏识教育评价体系,使它更好的融入体育教学中。


三、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具体措施
1、赏识教育在体育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赏罚分明
        我们所提倡的赏识教育,它不是一味的对学生鼓励和给予学生肯定,对学生很少的批评,这不是真正的赏识教育,真正的赏识教育是在体育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赏罚分明,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学生一味的进行鼓励和关爱,会对学生的心灵造成冲击,这样的学生他们的心灵会很脆弱,经不起考验,只听得进去鼓励的学生,一旦别人包括老师批评他们一句,自己就受不了,因为他们遇到这些不好听的话语总想着逃避,而不想着去改正和认识自己的不足,因为他们经常听到的都是对自己赞扬的话,所以会导致他们的性格变化,变得心高气傲,目中无人,这一类性格的学生对他们以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影响,还有一类学生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接受到的都是批评,诋毁他们,让他们自信心受挫的话语,这样的学生往往都是缺乏自信心,不收尊重,他们的自卑感特别强,即使在班里他们也很少言谈,常常自己躲在一个角落里,不跟他人交流,这是现在课堂上存在最多的这样的学生了,针对这两类情况,体育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课堂上建立规则,不能一味的鼓励他们,也不能一味的批评他们,对于目中无人的学生如果他们做错事情,教师依然要根据情况去批评教育,要让学生懂得更多的人生道理,而对于平常就很自卑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的长处,鼓励他们积极去做,给他们自信心融入班集体,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的教育很重要,教师在课堂上要建立课堂规则,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并实行,不允许有的同学搞特殊,而要一律平等,对于课堂上完成老师一定任务的,可以获得优异的成绩,对于上课不认真听老师话的,教师也会适当的进行批评,来进行赏罚分明,因此,正确的体育赏识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良好的品格和身体素质发展。
2、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学生,而是要因人而异,观察学生在每节体育课堂上的不同,因为学生的体质不相同,所以教师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要求所有学生,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变化来给学生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发展的学生,是学生提高体育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动力,教师要具有赏识教育的意识,学会和善于发现和观察学生的变化,从而及时对课堂做出调整。
3、赏识教育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小学体育课堂的赏识教育,教师要关注学生,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要通过赏识教育教会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体育精神,来激发学生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体育课堂兴趣,那么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培养他们对体育教学的正确认识。俗话说:“兴趣是第一位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学生怎么能上好体育课,另一方面,构建丰富的体育训练课堂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也是培养学生德育精神的有效方法。我认为教师应该举办多样的体育活动,例如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活动例如举办《我爱体育》等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竞赛,进行各种体育活动,如田径赛,跳高比赛,等等通过这些不仅可以让学生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也可以让学生理解体育精神,永不放弃,坚持到底的精神品格。这就是体育课堂所带给学生的赏识教育,教师要抓住机会利用好体育课堂,多次举办这样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中来。可以带给学生巨大的肯定,从而有利于增强对体育的兴趣,也培养了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应用。
结束语:教师的赏识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体育环境和人文的关怀,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快乐,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新需求。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陶行知曾说过“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利用赏识体育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做一个真正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对国家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聂娟.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2):67.
[2]高志伟.小学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应用研究[J].神州,2018(2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