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戏曲文化与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期   作者:方飞飞
[导读] 当前,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得到深化的背景下,突出了音乐课程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形成艺术素养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摘要:当前,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得到深化的背景下,突出了音乐课程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形成艺术素养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民族戏曲文化具有较强的综合艺术性,将其切实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当中,不仅有利于拓展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也能够使小学生得到更好的艺术文化熏陶,使得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更具深度。本文就民族戏曲文化与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展开了一系列的浅谈。
关键词:民族戏曲文化;小学音乐;结合策略

        前言:在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体系当中,戏曲文化是一项关键性的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文化瑰宝。以新课改为背景,从现代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已经突出了将民族戏曲文化融入到音乐教学内容当中的教育意义,为小学音乐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思路。要求教师提高自身对于民族戏曲文化的重视程度,并能够积极寻找民族戏曲文化与音乐课程之间的契合点,采用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通过音乐课堂教学向学生渗透民族戏曲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一、将民族戏曲文化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意义
        在我国传统文化体系当中,戏曲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戏曲文化,不仅能够为传承传统文化拓展途径,也能够为现代艺术文化注入创新元素,使学生产生对于传统艺术文化的归属感,并培养学生形成艺术素养。当前,我国提倡素质教育理念,使得基础教育应该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而不是仅仅向学生灌输知识与技术。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认识一些戏曲中所运用到的服饰与道具,能够更好的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戏曲文化情境当中;教师带领学生对于戏曲中的一些英雄人物进行模仿,也能够带给学生更多的正能量,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思想观念。
二、民族戏曲文化与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结合策略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戏曲素养 
        要想达到民族戏曲文化与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有机结合的教育目标,教师应该将提升自身的戏曲素养作为着手点,并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能够不断学习与掌握更加丰富的民族戏曲文化知识,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每个小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都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当中,这就需要教师掌握更多的民族戏曲文化,使得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只有教师自身的戏曲文化素养得到提升,才能够为学生开展更加优质的戏曲文化教育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形成传统文化学习意识以及艺术素养的目标。
(二)结合戏曲文化与音乐课程创设情境
        对于小学生而言,要想使其能够理解抽象化的民族戏曲文化,教师可以尝试寻找戏曲文化与音乐课程之间的契合点,从而为小学生创设生动化的情境。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民族戏曲的风格以及背景,还能够强化学生对于多元化音乐文化的理解,促进学生逐渐形成艺术素养[1]。

例如,小学音乐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到与民族戏曲相关的课程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在屏幕上为学生展示几种戏曲中常用到的服饰、头饰以及道具等,让学生通过观看教师所展示的内容,猜测本节课将要学习什么样的音乐知识?将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学习兴趣调动起来。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戏曲演唱的视频,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音乐课程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根据视频中的内容进行戏曲演唱的模仿与练习,并选择在戏曲中所出现的人物角色,练习人物的台词,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将戏曲表演出来。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比如,刚才表演的是哪个民族或者地区的戏曲?戏曲的名字是什么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
(三)向课堂融入带有戏曲元素的流行音乐
        从小学生的角度来看,民族戏曲与其生活的年代之间存在一段距离。这就使得小学生很难独立理解民族戏曲文化的内涵,会在学习音乐课程的过程中表现出吃力。针对这样的教学情况,小学教师可以尝试向课堂中融入带有戏曲元素的流行音乐,通过这样的方式拉近民族戏曲文化与现代小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其能够从流行音乐的角度对于民族戏曲文化进行深入学习,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很多小学生都会追星,教师可以抓住这样的特点为学生渗透民族戏曲文化[2]。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信乐团的《北京一夜》、王力宏的《盖世英雄》、李玟的《刀马旦》、马天宇的《青衣》等流行歌曲,将学生带入到歌曲的氛围当中。并为其提出一些问题,比如,演唱这首歌曲的歌手是谁?你会唱这首歌曲吗?你对于歌曲中的戏曲文化了解多少?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挖掘歌曲中所蕴含的民族戏曲元素,从而将其作为切入点为学生进行深入讲解,以达到促进民族戏曲文化与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有机结合的效果。
(四)为学生组织与开展戏曲表演活动
        为了使小学生能够从更加深入的角度理解与学习民族戏曲文化的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与开展戏曲表演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戏曲表演当中,在实践中感受戏曲文化。唱、做、念、打都是戏曲表演的一些关键环节[3]。这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相契合,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个特征,带领学生进行一些戏曲表演,比如,在课堂上为学生举办小型的戏曲表演比赛、戏曲知识知多少?等。并让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一种民族戏曲形式进行模仿与表演,说一说自己学习民族戏曲的一些感受。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从而将民族戏曲文化有效渗透于课堂当中。
结论:综上所述,将民族戏曲文化切实融入到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当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新趋势,这种教育方法是培养学生形成审美能力以及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该认识到将民族戏曲文化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意义,并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戏曲素养;结合戏曲文化与音乐课程创设情境;向课堂融入带有戏曲元素的流行音乐;为学生组织与开展戏曲表演活动。通过本文对民族戏曲文化与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展开的一系列浅谈,希望能为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献献.小学音乐课堂引入戏曲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8(22):98.
[2]曹迎希.浅谈京剧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思考[J].黄河之声,2018(09):84.
[3]林群.地方音乐素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名师在线,2018(07):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