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中职财会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在教育改革的进步下中职财会教育领域也出现了多种教学方式,其中,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教学方式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将其应用到中职财会教学中能够弥补以往教学局限,提升财会教学成效。为此,文章就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中职财会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以期为中职财会教学提供有益支持。基于此,本文章对中职财会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研究,以供相关工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中职;财会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当今市场发展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国家也提高了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财会作为企业运营管理必备岗位,对财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中职教育作为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如何提高中职教育效益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传统教学方法是以理论教育为核心,学生无法掌握更多专业技能,难以满足企业用人要求。而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核心、理论技能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切实提升学生的岗位能力、应用能力,让毕业生更好的满足岗位需求。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定义
任务驱动教学法,即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是带着解决问题或者任务的目的,这样既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在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一个相对真实的环境,要求学生围绕任务进行自主或者合作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的目标。
二、任务驱动法设计原则
为了确保任务驱动法的优势能够在中职财会专业教学中得以充分的发挥,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任务时教师需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要具有明确的目标性。目标的设定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充分地去了解学生的情况还有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全面掌握学生操作的技能还有能够对知识结构合理地进行构建,从中职财会专业特点出发去制定任务,同时确保制定的任务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可行性。二是在进行任务设计中要确保较强的操作性,能够将任务和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效衔接。三是要确保内容上面的综合,任务的设计能够实现专业学习上面新旧知识之间的一个衔接。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实现旧知识的巩固,通过任务能够真正地激发学生去完成任务和探究知识的一个积极性,要能够借助于任务驱动法全面培养学生创造力。
三、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中职财会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教学情境,指派学习任务
在中职财会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来为学生的学习创设适宜的情境,为学生安排符合其身心特点的财会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学习成效。比如在学习“应收账款”财会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模拟公司的教学情境,并提出任务:“通过在情境中学习来掌握应收账款的核算方式”。教师这一任务的安排提到了应收账款的核算、现金折扣核算、坏账准备核算等内容。通过将这几个任务安排在一起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学科知识点。再比如学习“核算企业主要经营过程经济业务和成本核算”内容的时候,教师不能够立即将所需要讲述的知识传递个学生,在教学的时候而是要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经营过程,之后逐渐渗透经济业务和成本计算概念,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
(二)、制定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主要是采用分岗、全岗结合方案。学生可以自己完成全部项目,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会计岗位的实际工作状况。在大型业务工作中,由于任务量较多,所以要分组进行,共同完成相关任务。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任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这也更加符合财务管理工作实际情况。每个小组都要有一个主管指挥,做好小组成员分配,并定期“调岗”。
(三)、创设情境环节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创设情境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给学生模拟一个情境,然后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去完成相应的一些教学的任务,能够和学习的主题保持一个一致性,使得学习的内容能够融入到真情实感中。引导学生带着真正的任务走到情境中,让学习变得更加的直观化。那么作为教师应该更好的营造出会计实训基地的环境,能够提升实践活动最终的效果。能够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案例,让学生能够在实验室中进行模拟和实践,拓展学生实践的渠道,给学生一个真实的财务环境,更好地感受真正的会计工作。
(四)、教学过程中干预要合理,引导要科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职财会实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与时间。但这并不是让教师完全不管,放任学生,而是在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干预与科学的引导,帮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保证教学的效果。
(五)、重视任务完成以后的评价。
在财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摒弃传统死板教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拓展学生发散性思维方式。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应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细致拓展,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依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灵活优化变通。待学生完成教学任务之后,教师应让学生对自己完成的任务进行打分,然后做出客观评价。学生通过自我评价深刻意识到自己在制作设计任务时存在的问题,教师则在学生自我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出学生在设置任务过程中忽略的教学知识点,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使其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教学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成效。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任务时,对在学习中表现积极的学生予以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对在学习中遇到问题的学生教师要为其提供耐心的指导。另外,除了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以外,还可以采用组间评价以及学生互评的方式,促使学生在相互监督过程中,学习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点,在组与组的相互评价中,激发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六)、课后任务驱动,融汇贯通,内化知识
课后任务旨在帮助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提炼拓展,并内化为自身知识。以个人为单位完成的课后任务包括小测试、讨论题和拓展学习资料。小测试以客观题为主,利用学校统一的教学平台“翻转校园”进行,教师可利用前期建成的题库自动组卷,统一设置测试时间,学生完成递交后即出成绩。教师可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平台掌握学生答题用时和正确率等信息,以便在下次课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为了能够全面提高中职财会教学质量,我们必须要加强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研究工作,做好教师引导、学生实践工作,让学生在实践任务当中实现知识内化,提高个人的岗位能力、合作能力,这样才能够全面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积极效用。
参考文献
[1]徐国胜,张丛.任务驱动法在实践课程教学法中的应用[J].职教通讯,2019(10):48-52.
[2]邹蓉蓉.基于微课的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及其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
[3]张爱萍.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职业院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9,17(11):102+104.
[4]吴叶红.探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会计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J].商讯,2019(06):140-141.
[5]刘悦,吴军明,刘炜,张博锋.任务驱动的实践教学方法与平台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8(31):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