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教学的发展也有了改善。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喜欢招收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员工,这意味着教育不仅要给予学生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还要给予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故此,教育心理学在高职院校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的应用,这其中既包括理论知识,也包括实践应用。目前已取得了较为良好的应用效果,无论是对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应用
引言
当今,向我国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是高职院校,所以高职院校确保学生综合方面的优质性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来说,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是开展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媒介,开展心理健康课程,让学生学会用合理的方式去调节自己的心理,使其身心得以放松,同时学生还可以在这一过程中获取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这样一来学生的心理状况就可以实现更加健康的发展。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中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对来说尚未完善,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所以教师应改变教学方法,做到与时俱进,同时对整个教学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以保证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顺利性。
1重要性
当前,高职学生的心理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在一种程度上增加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心理学提倡用积极的态度解读各种心理现象并进行主动心理调节。以教育心理学为指导,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如何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2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2.1学会合理宣泄情绪
根据现在社会上的相关调查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如果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课程,那么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就可以形成更加健康的心理,同时学生在心理健康课程中还可以学到调控自身情绪的方法,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其主观认知主要就体现在个人情绪上,而高职阶段的学生正是处于形成正确三观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一阶段学生产生了不良的情绪,那么就会导致心理健康方面出现相应的问题。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师通过开展科学化以及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就可以让学生把不良情绪通过适当的方法宣泄出来,同时也能尽可能地降低学生心理出现问题的频率,以便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投入,在生活中也更加开朗,情感上更为丰富。
2.2学会心理放松,行为调节
假如高职院校可以正确的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那么学生就可以通过这一课程掌握心理放松技巧,同时也可以调节自己的不良行为举止。另外,心理健康课程存在的意义还在于让学生可以正确地认识到自己心理健康的现状,同时还可以找到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对自己的情绪以及行为做出相应的调节。在当下,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控制情绪的能力做出重视,因为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环境中,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都是相当重要的,学生在面对一些不良事件的时候,要懂得去引导并且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以及情绪,以便使自己的身心发展始终保持在健康的状态。
3教育心理学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3.1设立心理咨询室
心理问题固然有着很多的共性,但很多时候往往是个性问题最难以解决,而且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承认自己心理存在问题是一个非常羞耻的表现,此时很多学生迫切需要一个倾诉的通道,帮助他们排解内心的矛盾。
针对此,学校可以专门设置一个心理咨询室,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由心理老师一对一的了解学生情况,并提出专业的应对措施,使得学生能够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将全部身心投身到学习当中。在心理咨询室的设立中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就是咨询的隐私性,心理老师务必守口如瓶,对来咨询的学生使用化名,避免由于隐私泄露对学生造成更大的伤害。心理咨询室的装修也要下大功夫,尽量使得咨询室有一种温馨的氛围,而不是硬邦邦的教室。心理咨询师不能总是扮演教师这一种较为严厉的角色,尽量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师,使得学生能够充分放下内心的戒备,将自己心里的顾虑毫无保留的倾诉出来。
3.2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条件。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将专职教育与一般教育结合起来。所谓专职教育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及心理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心理辅导教师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积极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所谓一般教育是班主任、辅导员或其他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利用广播、宣传栏等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评估方法及心理调节方法。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形成科学的心理健康认识的基础上,系统接受学校所提供的心理健康教育及相应的干预措施。
3.3打造科学的心理危机预防控制体系
心理危机是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旦出现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甚至会威胁到学生的健康和生命。高职院校应认识到心理危机的巨大危害,并制定详细的心理危机预防和控制方案,在把握主要心理危机类型及其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程度地消除导致心理危机的各种不良因素。除此之外,还要针对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预先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包括心理危机干预措施,以及一旦出现严重后果情况下的其他方面的工作措施,以保证对学生的救助能够顺利进行。可以通过选修或者是讲座的方式,为学生传授一些保持心理健康的知识,向学生们展示各种心理问题案例,使得学生感同身受,在其中找到共鸣,了解正确处理问题的心态和方法。继而可以自主化解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或者是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早做准备。
3.4丰富教学方法
假如教师想要保障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效率,那么就一定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丰富化的处理。假如教师在这一课程中运用的始终就是同一种教学方法,那么该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就会很快消失,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可以在心理健康课程上使用多种教学方式,比如讲授法、互动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等,让学生可以真实地感受到自身心理健康状态的好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提前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找出相应的情景剧,通过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向学生进行播放,以便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轻松的过程中就可以学会调控情绪以及宣泄情绪的方法。
结语
教育心理学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必须要不断加强对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使得教师可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对待每一位学生。而学生也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掌握必要的心理问题处理方法,为自己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只是对教育心理学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做了一个简要分析,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继续拓宽教育心理学的应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得教育心理学成为教学的好助手。
参考文献
[1]卫洁琼.浅析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5):42-43+46.
[2]秦喆.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3):87-92.
[3]曾智.探究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教育现代化,2018,5(34):27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