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加强廉洁文化教育新举措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期   作者:苏中新
[导读] 当今社会中,反腐、倡廉一直是社会上的高频词汇
        摘要:当今社会中,反腐、倡廉一直是社会上的高频词汇。除了在工作中强调廉洁文化,近年来,高校开展廉洁文化已成为流行趋势。开展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还有利于推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本文正是基于此背景,探讨高校在加强廉洁文化中的教育新举措。
关键词:廉洁文化、教育、举措
一、引言
        对于高校而言,其教育理念一贯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理念,在人才培养方面均注重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进行培养。由于经济学院具有自身的专业性特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方向主要以银行、证券、保险行业为主,这些领域往往涉及资金额度较大,因此对经管类专业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加强廉洁文化教育,以正确的价值理念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的廉洁意识、诚信品质得到提升,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做事,对于经济学院学生的廉洁文化教育显得极为重要,同时,全社会都在把修德作为人生必修课,大力开展反腐倡廉运动,以此在新时期,对高校学生开展廉洁文化教育也具有时代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二、廉洁文化教育的意义
        廉政文化建设创新工程有助于坚定理想信念[1]。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而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廉洁文化教育能更好地树立人生理想,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
        廉政文化建设创新工程有助于传承艰苦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没有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精神,就难以实现建立社会主义中国的革命理想。而一代代勤劳勇敢的共产党人为了心中的理想,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为了社会主义的美好生活不畏艰辛,百折不挠,这才有了现在的美好生活。当今的高校学生都是90后,00后,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因此,对学生进行廉政文化教育更能激发学生改正自身懒惰的品行,能够更好地传承艰苦奋斗精神。
        廉政文化建设创新工程有助于形成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2]。伴随社会竞争的愈发激烈,一些扭曲的价值观让浮躁之风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使他们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廉政文化建设,能够帮助大学生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和脚踏实地的态度,培养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
三、高校加强廉洁教育的举措
(一)抓住关键时机,加强学生廉洁文化教育
1、特殊时期,特殊举措
        在2020年的新年,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席卷全国。在疫情期间,上至党中央,下至普通民众都在为抗疫竭尽全力,涌现出很多感人至深的事迹。在这样的特殊时期,高校老师应结合当下的社会局势以及涌现出的可歌可泣事迹对学生进行廉洁文化教育,让学生在结合个人经历的同时对廉洁文化感同身受,使廉洁文化教育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新生入学,不可或缺
        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迈进大学的第一堂课,是高等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廉洁文化教育的关键时机。对于高校而言,应紧紧抓紧新生入学教育这一时机,让新入校的大学生感受到浓厚的廉洁教育与诚信教育。在新生入学阶段,学校应将廉洁文化教育作为重点,扎实、认真地开展各类廉洁文化教育活动,如廉洁教育座谈会、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同时配合征文活动、新生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上好高校大学新生廉洁文化教育的第一课。
3、毕业就业,重中之重
        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他们即将脱离学生的身份,融入社会,成为职员,在社会中面对利益应该怎么做?如何应对工作中的诱惑?这些现实问题摆在毕业生面前,因此对毕业生的廉洁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全方位、多方面的廉洁文化教育更能成为学生日后工作的准则,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如组织全院师生撰写廉政格言,用廉政格言时刻激励自己;组织全体毕业生党员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在毕业生中举行“廉洁人生路”离校教育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帮助毕业生以正确积极的心态走向工作岗位中。
(二)向网络借力,打破时空局限性
        开展廉洁教育要充分运用网络资源,研究学生使用网络的喜好,以主流网络媒体为抓手,尤其运用好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深受学生喜爱的网络平台,将廉政文化建设搬上微信朋友圈和抖音平台,将“高冷”的理论知识形象化、通俗化、生活化,将廉洁教育元素宣传好、弘扬好、传承好,切实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讨论的积极性,最大程度扩大参与度,实现廉洁教育从少数学生向广大学生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目标,使廉洁文化充盈在网络空间,让学生能够在上网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廉洁教育。
(三)课内课外共同发力,形成协同效应[3]
        在高校的课堂上,不论公共课老师,还是专业课老师及与学生接触密切的辅导员老师,都应将廉政文化教育渗透到讲课、班会等学生学习活动的各方面中,培养学生廉政的意识。同时,高校应把廉政课堂开到校外,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廉洁文化基地、爱国教育基地这样的形式,以及邀请课外讲解员,如退伍老兵、在检察院及法院工作等人士走进校园,对廉政文化进行宣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艰苦奋斗的精神,厚植廉政文化,使廉政教育真正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育人这一环节中,廉政文化建设创新工程有助于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传承艰苦奋斗精神,形成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而高校加强廉洁教育应渗透在学生入学、毕业全过程,此外,还要向网络借力,打破时空局限性;课内课外共同发力,形成协同效应。
参考文献
[1]葛勇义.以大学生廉洁教育促进校园廉政文化的建设探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9,36(06):24-29.
[2]赵欣辰.新时期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发展路径[J].现代交际,2019(15):38+37.
[3]田晓彦,黄文静,吴林桂.高校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实践探索[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03):116-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