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期   作者:热孜瓦·司马义
[导读] 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很好的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经验
        摘要: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很好的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经验,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思考和推导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和实践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归纳能力。本文主要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中“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为例,分析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几何的独特魅力,通过推导知识的过程获得情感体验,掌握转化思想的同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并能够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参考文献:三角形的内角和;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在于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并经历自主探讨、分析、总结知识的过程,建立基本的数学思想。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推导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过程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并且通过学习掌握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能够自己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1创设学习情境
在教学的过程中,导入新课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将注意力用于学习中,关系到学生的配合度,因此,教师需要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并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探索关于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首先,教师可以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然后询问学生长方形的特征以及四个直角的度数,然后在学生回答出360°后询问为什么是这个度数,引导学生对长方形相关知识的回顾。然后,教师可以将长方形纸剪成一个三角形,为学生讲解三角形的内角和,再为学生播放提前制作好的有关三角形变化但内角和不变的动画。学生在观看后发现为三角形的形状变化了,角的大小也变化了但是内角和不变,对三角形的内角和产生了探索兴趣。在导入环节,教师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引导学生掌握三角形内角的改变,并利用制作的课件激发学生探索三角形内角和规律的欲望。
        2进行实践操作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的相关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让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推导解决问题,总结规律。但是在学生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首先,教师可以拿出一块直角三角板,并让学生拿出一样的三角板,然后让学生计算这个个三角板的内角和。在学生得出答案后,引导学生分析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为多少,然后让学生自己验证一下其他的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师让学生两两一组,思考,然后再相互探讨,最后把自己验证的结果与教师和其他学生分享。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可能会使用测量法,先随意在纸上画出一个三角形,然后进行测量,并记录。不同的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有的测量结果为180°,有的则为其他的度数。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对此进行讨论很分析,分析为什么不同的学生所得出的内角和度数不同。通过这一环节,逐步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质疑能力,并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印象。


        3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在学生第一次验证后,会发现不同的学生在测量后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答案,这可能是因为不同的学生在绘画和测量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误差导致,这时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发散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用其他的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能催促学生给出答案,而是要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在学生思考后,部分学生会采取折叠法,如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然后进行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还可能会有学生采取拼凑法,将一个三角形剪开,然后将它们拼到一起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在验证的过程中促进了思维的活跃和发展,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印象和理解。而且,这种教学方式还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思考中成长,在动手验证中学习,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体验,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4丰富学生对知识的认知
在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验证了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后,教师可以利用课件播放数学家帕斯卡发现这一规律的资料,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家的思维方式,加强对数学史的了解,丰富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加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然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三角形内角和有关的习题,让学生完成习题,如教师画一个四边形,引导学生求出四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学生在掌握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后就可以用两个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四边形或者六边形,然后计算内角和。
通过习题的练习让学生意识到掌握了三角形的内容和后可以应用到四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图形的计算中,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加深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理解和认识,深化了知识,还加强了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的应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5知识点总结回顾
在完成了教学后,教师在课堂的最后阶段,要引导学生对探索的过程进行总结回顾,让学生回想刚才探索知识的过程,引导学生回想测量法、拼凑法、折叠法的过程和结论,让学生了解到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概念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和总结得出的,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加深学生的印象,加强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6结语
在三角形的内角和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充分的搭建了自由探索的平台,给予了学生思考和探索的空间,整个教学过程科学合理,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发现、验证和总结的过程中,使得教学活动更加生动,且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参考文献:
[1]王娟.顺应学生的数学教学才是最有魅力的教学——一道“三角形的内角和”习题的教学反思[J].小学教学参考,2019(14):28-29.
[2]唐剑岚.“鱼渔欲”三位一体优化数学教学的理念与策略——以“三角形的内角”课例片段分析为例[J].基础教育研究,2015(09):5-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